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原理》课教学实效性低下的原因
 
更新日期:2020-07-09   来源:   浏览次数:17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学生普遍反映《原理》课内容抽象,晦涩难懂,是五门思政课中最不容易理解的一门课程。经分析,主要原因如下:第一,内容深,时间少。《原理》教材中包

 
 学生普遍反映《原理》课内容抽象,晦涩难懂,是五门思政课中最不容易理解的一门课程。经分析,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内容深,时间少。《原理》教材中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三大部分内容,这三部分内容虽然紧密不可分割,但各自又有其独立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任务,内容庞杂、知识量大且深奥难懂。教材中大多内容均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的甚至还是著作中的原话,需要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在一定的时间的保证下才能真正加以理解和掌握,这些对于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大多数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原理》课的课时只有40左右,时间非常紧张。因此,在有限的课时内要想弄通课本中繁多的知识要点,吃透其中的精神,对学生来讲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第二,教师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在大多数高校的课堂,教师仍关于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学。传统教学法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与记忆,但是缺少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与实践,学生容易形成思维的惰性,缺乏对问题的兴趣,也很难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作为传统的权威在课堂中居于主导的地位,师生之间互动较少,学生求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压抑,难以获得全面的发展。同时,在这种课堂中,学生与教师单独交流的机会较少,教师也很难发现学生对所教知识的问题所在,往往出现信息不对等的现象,影响教学内容的讲授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三,大学生辨识能力有限,外来冲击大。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探索的欲望,正需要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外面的世界。而《原理》课是正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用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点认识和理解周围世界的一门真正的科学。但是除了教师课堂讲授外,各种新媒体的普及也增加了他们获取更多信息的渠道。新时代的年轻人个性张扬,表现感强,急于对各种社会现象做出自己的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他们的心智还未完全成熟,对各种事物的理解往往带有一定的片面性,甚至在网络不良信息的误导下还会产生错误的认识,当课本中的内容与现实中的实践发生矛盾时,就很难引起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认同。大学生辨识能力的有限性和各种外来知识的冲击增加了《原理》课内容讲授的挑战,如果没有有理有据的事实去进行证明与解释,就无法增强《原理》本身的说服力。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原理》课教学实效性低下的原因

下一篇: 《原理》课教学实效性低下的原因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