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于传统的电视综艺节目,网络综艺开发理念完全符合的是互联网时代下受们的兴趣标准。纯网络综艺面向的大多是90 、00后的“网络原生民”,互联网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态度地思考,有主见地生活,特立独行、随性而至,是“网络原生民”的共性,他们将态度隐藏在网络信号中,利用碎片化时间关注可分割为若干快节奏的短视频,但又浅尝辄止对节目粘合度却不高,这是网综受众群体的整体特点。
“现象级”网综节目不论是传统的选秀类型还是圈层文化下小众题材,以互联网生态系统为导向,规划传播内容精准投放,直至目标受众,从而顺利引发网生带粉丝的持续热议和追捧。例如《火星情报1》利用悬疑类型片的叙事手法时刻吊足观看者的胃口,节目播放中可的见互动弹幕80万条,网友们是一边吐槽演技一边猜测结局。同样《这就是街舞》既有传统选秀节目的紧张刺激,又有嘻哈、街舞亚文化的时尚动感,第一季豆瓣评分为8.5,第二季刚开播就拿下9.7的高分,堪比优质的纪录片与故事片。在迎合主流价值观的市场下,“现象级”网综瞄准青年用户的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找到属于各个平台自己的创新方向,以此来创建自己的粉丝群体,使之成为粘性用户。
除了拥有一批忠诚的普通观众之外,“现象级”网综还能够赢得官方媒体的好感。例如人民网在2017年《从拼颜值到拼智商》这篇文章中重点表扬了《火星情报站》、《奇葩说》这两档节目。一向以客观犀利笔触著称的《新京报》也多次为《这就是街舞》《明星大侦探》《这就是铁甲》《圆桌派》等节目打Call。文化类网综节目如腾讯出品的《见字如面》《一本好书》,优酷的《了不起的匠人》,被网民称赞为“综艺界的清流”,甚至还成为了某省公务员的考试题目。这种自上而下的口碑式宣传也印证了国内学者对于的“现象级”一词的研究:除了收视率、点击率或浏览量打总会破常规记录,“现象级”节目同时还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引发全民参与讨论,对网综行业有着正能量的推动引领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现象级”网综不仅节目本身有热度,还能够二次制造热点。网络上评选出来的“2018年度10大热词”,大部分也与“现象级”网综有关。新生代流量偶像蔡徐坤从《偶像练习生》出道,引发了大众对“C位”重要性的理解;吴亦凡在《中国新说唱》的“Freestyle”点评将原本是汽车轮胎摩擦声的“skr”一词翻红,竟最终收录进美国俚语词典中。《创造101》爆红的火箭少女杨超越因为自己之前许下的很多心愿都实现了,被网友亲切地称为“锦鲤”本尊,她的歌曲名句“保温杯里泡枸杞”、 “燃烧我的卡路里”更是传遍大街小巷。吉林小伙王境泽本来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在参加了《变形计》节目后,一句“真香”,活脱脱地让他转变成了网红,随便一条微博就是十几万的点赞。华东政法大学孙祥飞认为“网络流行语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每个阶段它都会出现新的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是社会公众对现实社会的折射,可以说是民间话语的反映。”流行语、表情包、节目周边,网友们经过模仿、再创造以及二次元加工,节目中的“金句”变成了社会性话题。有意思的是,这种现象是由“现象级”网络节目受众自发形成,网络媒体的由点到面的传播途径,从小众文化群体中的传播逐渐延伸至并衍生出许多大众文化的特征,现在“现象级”网络综艺所引领的网络文化已赢得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是国家宏大的意识形态层面的新表述,是对社会各类热点话题和热点事件的新关照,也是引发大众网络现象与网络行为的反思,形成网络时代的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