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趣味的主动运输:寓教于乐式传播
 
更新日期:2020-07-10   来源:   浏览次数:19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在当代传播语境下,快餐式消费、碎片化、个性化所营造的娱乐至死社会氛围,这为微电影的趣味化传播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德国著名学者马莱茨克在其传播模

 
 在当代传播语境下,快餐式消费、碎片化、个性化所营造的“娱乐至死”社会氛围,这为微电影的趣味化传播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德国著名学者马莱茨克在其传播模式提到受众也会有“媒介的压力”,即面对海量的信息,受众如何作出自己的“选择”(去挑选通俗易懂的内容)。1997年,美国学者迈克尔·戈德海伯在其文章《注意力购买者》提出“注意力经济”这一概念,他指出,人类面临工业化海量的信息,信息资源已经相对过剩,稀缺的资源是受众的注意力。在创新扩散理论中,罗杰斯认为适应客户的需求,是创新代理人成功的重要因素,要使创新与客户的需求相适应。微电影作为短视频时代民间故事创新扩散的“创新代理人”,在“自由扩散”、“易化扩散”基础上,如何更加有效地进行创新扩散的传播,就需要另辟蹊径。
在生物学的细胞“主动运输”中,物质从低浓度的细胞膜外转运到高浓度的膜内,不仅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而且还需要消耗细胞内的新陈代谢所释放的能量。在快节奏、碎片化的时代,受众的信息资源“过剩”就像主动运输的高浓度的膜内一侧,民间故事(影像)要想高效地从低浓度膜外向高浓度的受众认知(膜内)转运,在情感“载体蛋白”协助基础上,还需要借助“趣味”这一ATP(腺嘌呤核苷三磷酸)水解时释放的大量能量,来完成民间故事微电影的“主动运输”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民间故事趣味化表达会更易理解、更贴近生活,受众“压力”将被压缩到最小,受众的注意力也就获取最大化,最终实现更高效的创新扩散传播。
曾入围第19届斯图加特国际动画节的动画微电影《钟馗嫁妹》,改编自我国民间故事传说——钟馗嫁妹,在作品中融入了我国黄河流域流行的一种民间小戏——道情戏以及民间戏曲形式——皮影戏,将独特的中华文化元素运用趣味化的戏曲皮影创造性地呈现于微电影中,向我们展现了活灵活现的阴曹地府十八层地狱景象,从内容到趣味化的形式,凸显了中国民间故事特色,实现了传播的最佳效果。又如,在经典中国风微电影《曹冲称象》中,这部作品改编自中国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曹冲称象,东方梦工厂动画角色设计师马超作为导演,通过“恶搞”这一故事,让作品中的大象沉入水中之后来提醒大家“为了公共安全,不要超载”。其作品融入了大量的中国风元素,通过民间文化与公益广告的结合,讲述故事的同时,让观众收获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作品的趣味性显现出来,传播效果也大大增加。在这些民间故事的微电影传播中,导演融入多种民间特色元素,通过夸张、恶搞等艺术手法,实现作品趣味性表达,为“主动运输”中民间故事物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的转运提供保障。
正如安东尼奥· 达马西奥(Antonio Damasio)所说:“人类的基本体内平衡机制构建了人类价值观的文化发展蓝图,这种价值观让我们能够判断行为的好与坏、事物的美与丑”。[[[] 安东尼奥·R·达马西奥.笛卡尔的错误.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序言4.]]民间故事和微电影在本质上都属于大众艺术,但是要想在短视频时代实现民间故事微电影高效的创新扩散传播,就需要改变其话语体系,汲取民间故事的精华,借助“趣味”这一腺嘌呤核苷三磷酸释放的能量,最终实现民间故事的趣味的“主动运输”传播。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趣味的主动运输:寓教于乐式传播

下一篇: 趣味的主动运输:寓教于乐式传播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