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乡村文化的衰落与近代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发展变迁息息相关。从1840年到1949年,在这100多年里,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文化掠夺从未间断,内忧外患、山河破碎、民生憔悴,使得乡村文化遭受了无数次的劫难。新中国成立之后,为迅速积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资本,我国确立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城镇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 多种文化的强势冲击,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传播媒介手段的变化,使当代乡村文化呈现一个变化中的“空洞”状态,原有的文化生态被打破,新的文化秩序尚难建立,传统的乡村文化难以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传统的乡村组织逐渐被打散,乡村在历史长河中沉淀出的自我演进逻辑被打破,乡村道德规范和文化价值的弱化严重影响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实践方式,丰富的民俗,淳朴的民风,缠绵的乡愁等历史文脉和文化基因也就被乡村居民自觉或不自觉中慢慢地淡化和被抛弃了,导致当前乡村传统文化面临式微的境地,同时也制约着整个乡村社会的运行与发展,阻碍乡村现代化的整体进程。
日渐凋敝的传统乡村文化成为乡村之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社会深刻变革和多元文化对乡村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冲击,原有城乡二元结构被逐渐打破,传统封闭的乡村社会深深卷入到城市化的进程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大量的乡村剩余劳动力以“离土”或“离乡”的形式涌入城市从事新型生产劳动。城市化在大量虹吸乡村的劳动力和土地,使传统村落共同体的逐渐解体,乡村居民原来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连接起来的社会关系网络被改变,乡土性正在悄悄失去。造成乡村地区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同时,经济利益至上的文化逻辑冲击着敬老尊贤、守望相助的乡村固有价值,乡村社会的文化价值和信仰体系、表达形式、结构设置、文化载体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嬗变,导致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乡村文化人文传统和价值观念,例如守望相助的观念、敦亲睦邻的观念、孝亲敬贤的观念、尊重祖先的观念、天人和谐的观念、克勤克俭的观念、耕读传世等观念正在逐渐式微,以家庭、家族、邻里和睦相处为特点的乡村日常生活形态和以农耕为生计方式的大自然中传统劳作方式正在解体,乡村曾经固有的温暖诚信、乡亲乡情、守望相助、疾病相扶等优良传统美德慢慢凋敝,导致道德底线失守、伦理道德危机、生活行为失范,乡村社会关系呈现出弱化断裂趋势。
逐渐消解的传统乡村伦理价值秩序成为乡村之痛。乡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乡村祠堂、宗族、家谱、家庙、家训、家礼等,构成了传承数千年之久的乡村文化体系,培育了传统乡村忠孝仁厚的风俗,及父慈子孝、夫妇和睦、兄友弟恭的家庭伦理和修身做人的思想,经过长期的文化渗透,已经扎根在普通民众精神结构的深处,成为中华文明生命活力经久不息的源泉;私塾、乡绅、耕读传统和告老还乡制度使得乡村成为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和蓄水池,成为“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乡村社会的典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青壮年农民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或经商,他们就业和收入的多元化使原有的乡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导致了农村社会的陌生化和疏离化,维系着数千年传统农耕文化的道德意识和约束力都在日渐衰减,熟人社会的伦理价值秩序逐渐解体,乡村乡间伦理价值秩序的基础发生了变化,孕育了华夏文明的源头活水渐趋干涸了,与之相伴随的是乡村传统文化生态的衰退,并进一步导致了乡村的传统人文价值的弱化。市场伦理和市场逻辑慢慢代替了乡村伦理和乡村逻辑,其价值观更多地受经济理性的支配,自我价值的认知趋于利益化。我国传统家庭代际伦理价值秩序的核心是“反哺”,父母抚养子女成人,子女通过孝道回报养育之恩来达到代际平衡,但近年来在乡村这种平衡逐渐被打破。传统乡村伦理价值秩序解体已经成为家庭伦理失范最重要的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