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评价方法与内容单一
平时成绩的构成包括哪些内容,不同高校、不同课程、不同教师等,在对平时成绩的构成方面并没有完全统一的限定。目前的评价方法与内容主要包括出勤、作业、笔记、平时测验、课题回答问题、完成报告及汇报等,但多数教师进行平时成绩评价时包含的项目指标单一,或某项指标的占比大,或某项作业的次数少、样本量小而产生量化不合理现象,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不全,不能反映学生的特长、特点,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评价产生偏颇。
(二)评价尺度随意
平时成绩评价过程中,如何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有效评价,从而产生有效的平时成绩是平时成绩评价的难题。在评判过程中,经常存在评判尺度随意、不规范现象。平时成绩评价工作量繁重、时间成本高,有的教师碍于工作繁重,不关注学生作业的完成度,仅以是否上交作为评价尺度。或在评价过程中对某项指标以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的作为评价尺度,这样的尺度分数级差大,未能反映同一级别指标成绩的差异。
(三)评价程序不透明
因为成绩与奖学金、报送研究生等挂钩,很多学生很在意自己的成绩,学生如果知道如何能获得较好的平时成绩,对提升学习质量作用明显。但很多学生抱怨平时成绩评价不透明,不知道平时努力方向。“事前不说明,事中不公示、事后不备查” ,是很多课程平时成绩评价的问题,很多教师在学生考试结束后才给定平时成绩,用平时成绩平衡考试成绩,作为最后期末成绩评价的调整砝码。甚至参照期末考试成绩给出对等或接近的平时成绩,这种对照式的评价方式,背离了平时成绩评价的初衷,自然更不可取。
上述是平时成绩评价中常见的问题,实际教学中还有很多负面个案,均影响着平时成绩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