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进步的概念
技术进步指新技术不断取代已有技术的过程,构建新的产生函数的过程。按照内生增长理论和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理论,创新被视为技术进步的主要源泉。尽管,从有文字记载以来,技术就和人类发展相伴相生,但技术真正对人类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始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这次以集中的方式进行渗透的技术进步中,自动化程度的大大提升促使资本替代了劳动。更为重要的是,这次技术进步打破了此前马尔萨斯的悲观论调——随着人口的增长,最终人类将不可避免地陷入贫困、饥荒甚至战争之中。
此后。人类经历了多次重大技术进步。演化经济学家佩蕾丝将其化分为五个次技术革命,尽管这些技术进步极大推动了工业和信息化程度,但其并非有益无害。比如,在劳动力市场上,自动化过程加剧类技能的错配,导致结构性失业,技术进步并未带来所有劳动者工资的普遍增长,甚至可能造成劳资关系趋于紧张,这些使得人们对技术进步有了“切肤之痛”——如果说技术进步创造了一个更大蛋糕,但这蛋糕显然很难均匀地惠及每一个人。甚至会使得一些人利益受损。
美国经济学家测算后发现,互联网等技术进步方式并未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升,并称之为“生产率悖论”。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佐证了技术进步对劳动力生产的两面性和复杂性。
长期以来,技术进步在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下是同质和外生给定的。后来,经济学家逐渐意识到,技术进步异质的。这不仅体现在技术进步本身,还体现在技术进步的作用对象上——即使是同一项技术进步方式,对于不同的作用对象,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二)人工智能的概念
1956年,在达特矛斯现代研讨会上麦卡锡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概念。尽管人工智能并非全新的概念,但却始终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体系。不过,大多数概念表述均认为,人工智能是研究模仿和执行人类大脑的某些功能的理论和技术。例如,《牛津英语词典》将人工智能定义为:能够执行通常需要人类智能的任务的计算机系统。
人工智能之所以缺乏统一概念体系,一方面是因为,人工智能是一门包含计算机、数学、脑科学等诸多学科思想的交叉学科。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处于快速发展中,其概念内涵和外延较最初已经并且仍在发生巨大变化。近年,人工智能的外延扩展到,神经网络、机器学习、模糊系统、仿生系统、神经网络等。像蒸汽机、互联网一样,人工智能是一项通用技术,将用于各个行业和部门,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也将是深远的。和以往的技术进步方式最大的区别在于,人工智能能取代更多以往依靠人类完成的工作任务,施瓦布(2016)认为,无论是“珍妮纺织机”、“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电力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是以原子能、大规模集成电路、互联网、信息化革命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其本质都是自动化替代人工,实现经济运行效率的提升的过程。只是方式和程度上存在差异,人工智能仍然具可以被视为自动化过程的延续和深化。
在遵循技术进步一般规律的基础上,人工智能也具备一些不同于以往任何技术进步方式的独有特点。首先,人工智能很可能推动经济进入“里夫金式”式的零边际成本社会和报酬递增[3]时代(蔡昉,2019)。其次,在更多的工作任务上相比人具有比较优势,其中包括很多要求非程序化认知技能的工作任务。因此,人工智能将替代更多由劳动力从事的工作岗位。换言之,其替代效应将会大于任何以往的技术进步 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