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经济 » 正文
浅议生态文明的基石
 
更新日期:2023-10-09   来源:   浏览次数:35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工业文明的出现带来了工业化大生产,极大程度带动了商品交易,促进了商贸发展,但是也伴随着市场交易风险,如出现了不少赖债、抵债、合同诈骗等问题,这使人们意识到人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人与人之间的商品交易应该建立于健康、积极良好的商业信用之上。从某个意义上来说,商业信用是工业文明健康发展的基石。

 
 工业文明的出现带来了工业化大生产,极大程度带动了商品交易,促进了商贸发展,但是也伴随着市场交易风险,如出现了不少赖债、抵债、合同诈骗等问题,这使人们意识到人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人与人之间的商品交易应该建立于健康、积极良好的商业信用之上。从某个意义上来说,商业信用是工业文明健康发展的基石。

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生态文明社会的进程中,多次出现而且可以说是出现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各类企业单位和个人还没有正确意识到人与自然真实的关系,人与自然并非各自存在和发展,而是两者之间随时保持着沟通与交流。人们在生态资源的索取和利用上,往往采取的措施是对自然生态资源的“强取豪夺”;人们之间为有限生态资源的占有和索取上更是“尔虞我诈”。人类的这些行为往往阻碍了构建和实现生态文明的进程。生态信用协调的是一种基于生态相关者的利益关系,例如,当代人与后代人,义务人与权利人等,其要求上述各相关者之间要建立一种互相守信、互相共赢的可持续发展关系。这种关系具有经济行为、生态利益以及可持续发展多重属性。从这个角度来看,构建一个良好的生态信用环境是实现生态文明最根本的出发点。在正确认识到生态与人类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思考人类自身未来发展方向之后,将生态信用作为生态文明的基石,这也表明信用内涵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得到完善,信用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的另一个发展方向。

一、生态信用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三百多年前,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了工业革命,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工业文明先后在世纪各地建立和发扬。但这几百年来,人类总是毫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生态资源,最终让自然变得不堪重负,于是引发了一系列自然环境问题。加之人类并无较好的环保意识,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在人们周围“愈演愈烈”,人类毫无规划、科学的工业文明在地球上难以发展下去。在面临许多生态问题和全人类共同寻求生态文明的紧迫感下,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进一步认可和贯彻实施,矫正了先前人们的某些片面或盲目的认知,给人类的道德观、价值观和经济理念带来了一场冲击与变革。生态文明由此孕育而生,通过生态文明的建立,使这一文明形态来替代以往的文明形态,让人类更够改善与生态之间关系,让人类社会能够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生态文明不仅要求人类要足够尊重和保护生态,还要充分认识到人与生态紧密相连,人类的生活习惯不能超越自然准则,也不能破坏自然规律。简而言之,人类在向自然索取生态资源时,不能毫无规划、更加不能无科学的开发和利用。反之,势必会受到自然相应的“回应”,即自然也有和人类一样具有自我保护的意识。由此可见,生态信用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石,而生态文明则是生态信用的上层建筑[1]。当然,生态文明和生态信用的关系最终事去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但由于自然缺乏相应的行为能力,所以必须通过人的行为来履约和依法惩罚违约者。

二、生态信用发展的客观存在

在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之后,劳务市场出现大量分工,使私有制的极大化产生,因而迅速冲击着商品交换,促进了商贸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劳动产品和服务不断交换,加剧了交换本身及其过程的复杂性、不可预见性,使交换成为了一种带有风险的活动。此外,加之理性经济人的“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收益”的心理期望和行为追求,将使交换过程中当事人的风险值不断地加大。因而,由合作与贸易交换产生的信用观念,在工业文明得到积极响应,社会信用中的商业信用就是工业文明的主要表现,即要求人们保持住“守信不欺、善良诚实、公平合理”的心理状态和价值准则[2]

进入生态文明时期,人们更深刻认识到:生态资源使用共同体——人类社会的全体、集体、个体相互之间,存在着按生态规则客观存在,或是人们之间为有限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平衡利益冲突而自愿签订契约;人对自然环境也存在着信守承诺,而且这种承诺的存在是客观的,即人类不仅仅只是开发与利用自然生态资源,而应该有责任去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为了防止人类滥用权力来损害自然环境,以及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生态信用约定的出现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同时还可以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有效配置社会资源和生态资源,降低交易成本,追求公平运行的状况和结果。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生态信用的出现,人类根本无法意识到人与自然存在的生态利益交换契约,在占有和利用生态资源的时候,依然会按着自己的主观意愿各行其是,更加肆无忌惮的的破坏生态环境,生态文明也只能成为侃侃而谈。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生态信用是伴随着生态文明的出现而客观存在,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信用内涵不断完善的体现。

三、构建生态信用的意义

人与自然看似各自生存、发展,其实两者之间有某种生态利益交换的关系,把生态信用引入于这种关系之中,既可以让人类更加科学、更合理的开发生态资源,在最大化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同时,也可以让自然资源得到合理的保护,让美好的生态环境反过来提供给人类一个适合生存的空间。倡导将人类与其他物种统一在整体生态系统中,发扬人特有的理性经济行为,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关系,实现互相之间平等对话,为生态文明的发展与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3]

从文化层面来讲,生态信用所倡导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命运共存的哲学思想,这种思想要求人类在向自然索取资源时,要树立起生态信用的意识,既不能毫无科学性、规划性的开发、索取自然资源,也不能对遭受破坏的自然环境置之不理,人与自然要建立一个和谐的环境,互为好友,人与自然两者谁也不是主宰者,谁也不是奴役者,而是处于一种相对平等的地位的生命体。

从经济层面来看,生态信用打破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存在的对立关系,使人类的生存、发展在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之时,也承担起环境保护的重任,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如对缺乏生态信用企业的贷款,银行可提高其贷款利率,或拒绝给企业贷款,从资金流上给企业施加压力,以降低企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遵守生态信用的企业,特别是生态环保企业,可以适当降低贷款利率,或通过政策扶持来给这类企业贷款,间接的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消除了对生态稳定与和谐构成威胁的经济活动,给人类自身提供良好、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4]

从道德层面来讲,人类社会信用的进一步发展促成了生态信用的形成,生态信用是对传统社会信用更加具体的发展和完善,该信用强调社会整体需要从格局、纵横方向、各阶段互相协同实施,通过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重视,无论是当代人还是后代人都应合理地、适当地开发和利用自然生态资源,形成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的积极效果,找到人类与自然社会能够互相包容、互相发展的规则,使生态信用在人类道德观念中薪火相传。

 

上一篇: 浅议生态文明的基石

下一篇: 浅议生态文明的基石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