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是巩固、发展与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然要求。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要求
意识形态是支配整个社会的最高统治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巩固和发展,但“同时要看到,意识形态领域仍不平静,斗争和较量有时十分尖锐。”尤其是部分青年对主流意识形态冷漠、怀疑、动摇,理想信念迷失,这种情况严重威胁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永续性。为扭转这种格局,必须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意识形态建设目标是获得受众认同,而“民众对一种意识形态是接纳还是拒斥,既与这种意识形态本身有关,又与维护和传播这种意识形态的手段方法、以及承载这种意识形态的载体的形式有关”。故,意识形态建设包括“理论创新和宣传灌输活动”两个方面。高校是意识形态较量和斗争的前沿阵地,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理论创新方面重点就是“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宣传灌输方面重点是“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建设形成协同效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涵盖了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教育、党建等各领域知识,学懂弄通它单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其他专业课程作理论支撑和渠道补充。所以,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需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机融合。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规律的要求
意识形态具有实践的精神力量,个体一旦通过教育接受它,就会成为个人思考和行动的出发点。教育成了最重要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意识形态教育要获得实效,必须遵从其内在规律:
一是累积性原则。意识形态教育实质是说服性教育,即传授者用主流意识以疏导方式对受者心理进行政治加工,促使其思想、政治态度、价值观发生变化。若受者已有一个符合主流意识的认知结构,那将主流意识宣传灌输就很便利。反之则不然,需要传授者多次反复地进行主流意识宣传灌输。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是个持续不断、往复不已的过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没有贯穿大学全程,断档缺乏思政教育连贯刺激,学生前期累积渐强的信仰可能会松懈,所以需要课程思政接力跑继续实施思政教育,从而产生强化效果。
二是广泛性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让青少年形成政治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群体意志。群体意志形成离不开三大要素:第一,人数要广。心理学证明,群体人数越多,规模越大,心理暗示越强,思想趋同性很强。如果所有课程所有教育工作者联合起来对青少年进行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思想政治宣传灌输必然形成群体意志。第二,内容要广。意识形态是由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教育、艺术、哲学等意识形式构成的有机思想体系。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利用课程思政不同学科的学理依据从不同角度论证思政课宣讲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等的必然性和正当性。课程思政门数越多,提供的证据越多,越有说服力。第三,渠道要广。视觉和听觉记忆是基本的记忆形式,如果参与感知事物和现象的感觉器官越多,记得也越好。因此,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协同,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同学科背景的老师可利用学科特色展示蕴含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材料,齐头并进,直通受者感官意识,强化记忆,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
三是反复性原则。记忆心理学认为,人的记忆有个遗忘曲线,人对某个信息刚开始的记忆的都是短期的记忆,只有不断的重复,不断的创造新的遗忘曲线,就可以把短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记忆——经过掌握选择以后所呈现的材料——导致产生相应的判断,如果再从情绪上加强,这些判断就转变为信仰,思政理论课教学呈片段化,易形成短期记忆,为了形成长期记忆,必须协同课程思政,让主流意识在课程思政中以各种方式反复宣传论证,使受教者的记忆从短期变成长期;最终使得主流意识在人们的记忆中稳固并转化为信仰。
(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化规律要求
意识形态教育成功的关键是内化。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符合意识形态内化规律要求:一是能满足受教者信息需要。青年对社会局势的各种紧张关系与冲突充满忧虑不安,期望了解相关政治信息,而互联网信息真假难辨,为寻求权威答案,他们把目光转向课堂。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减少相互抵牾,以帮助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接受意识形态是个体社会化的身份认证。人们为了生活在一个既定的社会中,他必须认同这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才能与社会建立有效的联系从事实践活动。所以,意识形态是人们进入社会、在社会中维持自己生存和各种实际活动的实用证书。通过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产生的强大效应,让个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动指南成为一个有见解并能行动的主体。三是受者具有内化意识形态的心理机制。意识形态教育过程实际是通过情感煽动,心理暗示,意识疏导,操纵潜意识等心理机制让受者自觉地认同并践行主流思想。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可以多层次、宽领域地把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通过不同的组合全方位全过程地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始终,达到提高他们顺从主流意识形态信仰的理性水准。
(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强效力模式追求
强效力模式是关于意识形态教育效果的一种描述,指在明确的教育目标指导下,遵循意识形态教育规律,调动所有的宣传教育资源,利用一切时间、空间开展轰轰烈烈的舆论造势,对受众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巨大影响的效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学科门类不同,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环境中,二者可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思政课信息输入是线型输入,其最大特点是内容较枯燥,知识输入量小,知识面窄,学得呆板,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完全统一,不利于激发学习热情。如果思政课不与课程思政等外界环境进行内容、人员等资源的交融,其本身将会处于孤立和封闭状态,最终陷入僵化。而课程思政,学科门类丰富,问题理解存在差异性,如果不与思政课程合作,会各自割裂,甚至相互矛盾,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部混乱,难成合力。因育人目标的一致性,决定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可以最大限度提高所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利用效率,获得思想政治教育最大效应。具体来说,教学方面,二者协同,可以增强内容互补、教师互学、运行配合、资源共享,形成“时时处处”有思政教育的横向规模效应。管理方面,从学校到二级学院到系到教研室垂直贯通的协同育人管理机制构建,可以减少教学管理、教学运行中间环节,节约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产生纵向一体化效应。横向教学协同和纵向管理协同,围绕共同目标同心协力地运作,使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关系由无序转为有序,形成以思政课程为核心,各门课程思政据点发力的全程式、全覆盖的思政教育大格局, 最大程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