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和我国小学学制的安排,小学生的年龄多为6至12周岁,在特殊情况下,儿童也可以推迟到7周岁入学。这一时期是人一生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其心理与思维发展迅速、复杂多变的时期。精神分析理论代表学者弗洛伊德指出5-12岁是人格发展的潜伏期,在这一时期,儿童的性冲动暂时停止活动,异性儿童之间互不往来,儿童的超我进一步发展。儿童从家庭以外的成人和一起玩耍的同性伙伴那里获得了新的社会价值观念[5]。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埃里克森则对弗洛伊德的理论进行了修正,指出6-11岁的儿童进入学校,开始了系统的学习活动,并经常地与人合作。儿童会勤奋地学习,以免落后于人,或者获得更多的奖励。如果受到了批评或者学业失败,儿童就会产生自卑感。结合两位学者对小学阶段儿童的人格发展研究和现实中儿童接受政治启蒙时的表现,我们可以总结出小学阶段的政治启蒙具有以下特点:
1.感性取向性。根据人的思维发展规律,儿童时期人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事物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儿童的感性思维让他们易于理解具体的事物,因此小学阶段的政治启蒙主要通过各类生动的教育活动或具有教育意义的照片、歌曲、影片等媒介进行。在身临其境、可感可知的教育媒介中,儿童更容易捕捉其中蕴含的政治情感与政治观念,从而起到政治启蒙的作用。不仅如此,感性的事物更能引起儿童情感上的认同与共鸣。所以义务教育阶段的政治启蒙多以情感培养为主,培养儿童对党和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可以看到,无论是从教育的途径与内容,还是儿童的学习与接受特点来说,感性取向都是义务教育阶段政治启蒙的主要特点之一。
2.群体导向性。人是社会性动物,儿童从出生开始便生活在群体之中,首先是家庭,然后是学校,正因如此,儿童的政治启蒙多在群体的教育实践中完成,其个人的政治观点也极易受到群体的政治观点影响。儿童所处的群体可以分为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中成员的地位、角色和规范,以及权利、责任和义务等都有明确的规定,是具有相对固定成员身份的群体,如中国少年先锋队等这一类儿童组织;非正式群体是儿童在日常互动中自发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系统,其成员的地位、角色、规范和权利与义务等没有明确规定。无论是正式群体还是非正式群体,群体的形成就意味着其成员在思想与行为上具有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形成群体规范。群体规范具有维持、评价和导向成员思想与行为以及限制成员思想与行为的功能。群体内部的成员在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的交往中受到群体规范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个体身上表现为服从与从众。因此个人会以群体的政治取向作为自己个人的政治取向。
3.易于引导性。人是未完成的动物,对于儿童来说,人不仅是处于未完成状态,而且处于未成熟状态。杜威指出:“未成熟的人为生长而有的特殊适应能力,构成他的可塑性。这种可塑性完成不同于油灰或蜡的可塑性。它并不是因受外来压力就改变形式的一种能力。……它主要地是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从经验中保持可以用来对付以后情境中的困难的力量。[8]儿童的身心发育尚不成熟,对世界的看法还停留在对物质表象的观察上,尚未形成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之其生活经验与社会经验尚浅,对政治并无深入的了解、参与与认识,因此其政治观易于受到外部影响,容易引导。也正因思想上的不成熟,儿童易于形成积极向上、正确的政治观念,也容易受到不良事物的影响,形成错误腐朽的政治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