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以整本书阅读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更新日期:2020-07-20   来源:   浏览次数:12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整本书阅读是《普通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任务群之一,它是为了引导学生通过整本书阅读,拓展阅读视野,建构整本书的阅读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

 
 整本书阅读是《普通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任务群之一,它是为了引导学生通过整本书阅读,拓展阅读视野,建构整本书的阅读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在第三单元中设置了《朝花夕拾》名著导读,目的是消除与经典的隔膜,从整体来观照教材所选的鲁迅散文教学。
《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主要记叙了鲁迅的成长生活经历,其中主要包括他对幼年的回忆和青年时期的求索,由此可见他的成长蜕变。这本书是读懂鲁迅作品的重要桥梁。
童年是人生底色的形成阶段,在一个人的童年里,我们往往可以找到他日后行事的缘由。在《父亲的病》里,年幼的鲁迅承担起为父寻医的责任,但寻来的医确实迷信愚昧的庸医。同时他在当铺和药店之间的辗转,让他饱尝世人的冷眼。这在一定程度上使鲁迅过早地形成了对社会人事的冷峻犀利眼光。《二十四孝》里那个急切想要去看戏却遭父亲背书威胁的孩子,长大后对儿童的精神成长表现出热切的关注。在《狂人日记》的结尾疾呼“救救孩子”,在《孔乙己》中以小伙计多年后的愧疚表现社会对儿童思想的残害,《风筝》中对弟弟多年后的愧疚。鲁迅先生对于儿童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对贫苦人的同情也是鲁迅作品的一大主题。在他关于童年的回忆里关于母亲的叙述少之又少,但他的保姆阿长却成为先生始终不能忘却的记忆。不识字的长妈妈始终记挂着迅哥儿喜欢的《三哼经》,而她疼爱的迅哥儿却连她的姓名都不曾记得,这是鲁迅先生的放不下的愧疚。在他的小说创作中,贫苦人的形象屡见不鲜,如孔乙己、祥林嫂、阿Q等,虽然他们难免有可笑之处,但在可笑之余,我们更多感受到的是社会对于这些苦人的凉薄和漠视,是由衷的悲哀。
由以上分析可知,当学生对鲁迅作品进行了一定数量的阅读积累后,才能更好的理解《朝花夕拾》中不同作品的深刻内涵。在鲁迅对这本散文集选编的之时,是1927年,鲁迅那时是47岁的中年人,他早年创作的散文不在少数,却唯独将这些文章编入《朝花夕拾》这本回忆人生的集子,显然是对人生重要事件的回顾。这些事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对他的思想产生过冲击。这些对思想的影响反映到文学创作上就是主题的表达。在文学创作中,主题往往是抽象的,形象的作品才能使抽象的主题淋漓尽致展现。在阅读时,根据一般的认知顺序,应是由易到难,由形象到抽象的。而在部编本教材中《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却安排在初一,也就是刚接触鲁迅作品之时,这在学生接受的实际效果上是行不通的。教育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有社会制约性。现代学校教育,尤其是在快速发展的国家,是以国家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标准来培养学生的。所以教育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因素,是“强制”以一个社会所需要的成人标准去要求学生。而中学教育作为学生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阶段,应该尽量从儿童的接受程度和趣味出发。尤其对于鲁迅这样文学大家作品的编排,我们更应注意在早期学习阶段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将《朝花夕拾》的整本书阅读放到初三的学习中,进行多种主题探究式的学习,从而增强学生的可接受性。良好的阅读兴趣是一定阅读量的重要前提,经典是常读常新的,只要想读、坚持读,就会有所收获。阅读从来就不是一次性就能获得全部的思想内容。我们在阅读时,读出的往往是自己,是以自己的人生来解读作品,所以保有阅读的兴趣,在人生的不同时刻重读或回忆,才能将经典的力量融进我们的人生。
在教材关于《朝花夕拾》的导读部分引用了我国现代文学批评奠基人之一王瑶的解读,以专业学者的见解引导学生的阅读,这是对学习资源的有效拓展,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广阔的理解视野。同时在读书方法指导方面,部编本教材强调学生自身生活经验的联系思考,注重对文化传承的脉络探寻,启发学生灵活运用课外学习工具的意识,并鼓励学生在专题中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这些都是相较之前人教版语文教材的创新和进步之处,也是教学需要着力研究和进步的地方。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以整本书阅读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下一篇: 以整本书阅读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