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高校教师的“人师”与“经师”内涵
 
更新日期:2020-07-20   来源:   浏览次数:20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智如泉源,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韩婴《韩诗外传》)、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法言学行》)。作为传道、授业、解惑(韩愈《师说》)的高校教师

 
 “智如泉源,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韩婴《韩诗外传》)”、“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法言·学行》)”。作为“传道、授业、解惑(韩愈《师说》)”的高校教师既要做“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经师”,又要做“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的“人师”,成为“尊德性而道问学(《礼记·中庸》)的“学问与品行之大先生”。
(一)“人师”的新时代含义
“人师,谓谨身修行,足以范俗者(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师者,范也,言行动静皆可为式(唐彪《父师善诱法》)”,“人师”是教行为的,行为世范。作为传播人类文明、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教师要始终秉承“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一根本宗旨,锤炼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完美的人格品质,在教书育人时能够以“崇德、明德、修德、明道、信道、行道、传道”的人格范式,引领学生的人生航向。
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人师”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的”的身份,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和使命,“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将修身、齐家、处世、治国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内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终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铸师魂,躬行践履,以恢弘之师德立身、立学、施教、传德、育人,为学生滋润心灵、健全人格、塑造精神、引领道德、指路人生。在“立德树人”实践中,美其道,慎其行,以一身立教,使人继其志,实现“身亡而教存”的育人使命。
(二)“经师”的新时代含义
“经师,谓专门名家、教授有师法者(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经师”是教学问的,学高为师。“经师”是以“授业、解惑”为职责、以高深知识和精湛技艺为基石,传授专业理论、知识、技能、培养专业人才的教师。作为传播知识、探究高深学问的“经师”要“四海渊原,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班固《汉书·成帝纪》)”,基于广博的通识文化知识、高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坚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和高超的教学学术水平,打造追求真理、探究高深学问的学术课堂,培养传承“自由、开放、独立、人文、科学、思辨、批判、创新”等大学精神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新时代合格的高校“经师”应该具备四类教书育人特质。一是要有广博深厚的通识教育知识储备,懂“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通“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稼说送张琥》)”,做“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跨界智慧教师。二是要有综合、系统、扎实、精深的学科专业理论、知识、技能和超强学术能力。“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源(《孟子·离娄下》)”,“经师”要精通于学科专业知识体系,以科学研究为底蕴、用自主内化的知识创设学术课堂,灵活高效地为学生授业、解惑,帮助学生完成动态知识结构的构建、迁移运用和创新知识的生成。三是要有终身学习的精神、态度和能力。“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十五》)”、“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之(荀子《劝学》)”,“经师”要“学而不厌”、“温故知新”、“与时俱进”地跟踪前沿、更新知识储备,常讲常新、打造有活力的专业课堂。四是要有高超的教学学术水平。“经师”不仅要有广博的通识文化知识、高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拥有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心理学知识、教学法知识和坚实的信息化教学素养,不断升华自己的教学认知能力、组织能力、掌控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以魅力的教学品质风格构建灵动的生命课堂,实施因材施教的启发式教学,构建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学相长。既要“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亦不复也(《述而》)”、又要“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学记》)”,成为学生的学问之师。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高校教师的“人师”与“经师”内涵

下一篇: 高校教师的“人师”与“经师”内涵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