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现阶段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更新日期:2020-07-20   来源:   浏览次数:18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教育体系:重学术教育轻道德教育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师教育体系主要包括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和在职教育三个阶段,高校青年教师多为高校硕士研究生和博

 
 1 教育体系:重学术教育轻道德教育
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师教育体系主要包括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和在职教育三个阶段,高校青年教师多为高校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中,研究生层次并没有设立专门的教育类专业,高校教师的职前教育完全属学科的专业知识教育,基本不涉及教育类知识与技能、教师职业道德与情感等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所以,高校教师教学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机制在职前教育阶段处于完全缺位状态。高校青年教师开展入职教育,多依托于高校教师资格证培训,高校教师资格证培训一般在暑期开展,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多,道德教育只占其中一小部分,青年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高校很少开展针对青年教师在职教育,对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更是很少涉及,最终导致部分青年教师缺乏理想信念、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弱化。
2.培训体系:重教学技能轻知识传授
各地教育部门积极推进教师全员素质能力提升工程等项目,通过出台一些教师培养培训工程及业务能力计划实施办法等制度为教师培养培训工作提出了理论框架和指导思想。高校开展培训的项目,培训需求定位不精准,教师培养的目的性不强,培训项目多集中开展,培训内容多集中培训教师教学技能,内容杂且缺乏针对性。很少集中开展针对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培训,限制了青年教师知识获取的连续性,也出现了部分青年教师闭门造车的窘境。
3 评价体系:重科研成果轻教学成果
从社会评价来看 ,一所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用人单位经过长时间时间检验才能看到成果。但是,一所高校科研成果的快速增长,则很容易在社会评价中获得广泛认可。由此导致社会对高校声望评价更看重高校的科研实力和学术成果,而忽视了高校的实际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致使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在对高校行使评估、评优、考核等管理职权时,常把高校的科研成果作为衡量高校成绩优劣的重要指标,使高校的科研成果成为高校获得社会声誉和发展资源的重要手段,并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在此大环境下,高校教师的科研成果作为职称评审和考评奖罚的硬指标,最终导致高校青年教师重科研、轻教学,更是忽略了个人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严重束缚了高校青年教师的全面发展。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现阶段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下一篇: 现阶段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