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古籍的价值是在少数民族生产实践、生活学习等认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由于地理和文化差异,历史上传承下来的古籍各具特色,其价值可根据不同属性划分为利用价值和保存价值、现实价值和长远价值,从大众的价值认知层面看,集中在历史、科学、艺术三大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对三大价值的挖掘中往往又集中在古籍本体及保存环境。这就直接或间接造成了一些古籍保护缺少人文关怀的温度和社会关注度。在认知方面,习惯于按照通常的、普遍文献的认识去看待和评估,但对前人在制作少数民族古籍过程中等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古籍内容及人文环境的关系重视不够,研究不够,尊重不够,经常忽视了那些具有地方性、区域性、民族性、宗教的、民俗性的小历史及文化背景等特殊的、软性或者隐形的环境。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和利用还除了考虑少数名族地域特性和人文传统之外,还需要考虑古籍与社会环境的关联,从而确保古籍处在正确的、真实的时空关系之中。少数民族古籍作为一项可移动文化遗产,需要从全球、本土的、地方全方位考虑其价值的挖掘与开发利用。
少数民族古籍保存分散,利用渠道少,古籍的价值停留在观念层面上,实践领域发挥有限,加上用户对少数民族古籍认知程度有限,对古籍价值的利用只是冰山一角。比如一谈到贝叶经,被比喻为古籍“大熊猫”,这种认知主要是因为其数量少,年代远久,大众百姓接触得较少。少数民族古籍价值具有记忆、身份认同、社会属性、文化象征等,呈现多元性、公共性、独特性和时代性等特点,但古籍的内涵价值并没有变,改变的是少数民族古籍价值实现及其拓展的时代机遇和重新挖掘。语义网、移动互联、云计算的发展,为少数民族古籍智能管理和利用提供了发展的契机。少数民族古籍资源应利用时代背景,根植于社会土壤,借助各地少数民族力量,在数字环境,利用新技术深入挖掘信息内容,发现古籍制成材料本身、加工工艺、版本形式、装帧形式等方面的表层知识和隐形知识,加之内容的系统挖掘和研究,以发挥古籍的应有价值和潜在价值,实现传统实体古籍资源的价值,并拓宽数字资源的价值。
很多少数民族古籍装帧形式、装帧工艺、工序本身就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整理、挖掘、传承与保护。少数民族古籍的版本种类很多,一般来说,稿本(作者的原稿)、旧抄本、原刻本、精刻本、初印本以及各类活字印刷本等版本的价值更高。贝叶经在采摘之后,需要经过修裁、刷洗、水煮酸化、晾晒、压平、穿孔、穿线捆绑等一系列特殊工艺处理,才能制成具有一定硬度和韧性、形制规格大致统一的书写材料,然后用铁、骨等制成的硬笔于其上刻画或书写文字。每一片贝叶经细长、狭窄,每片叶子的中间有两个小孔,是用来穿棉线、丝线等装订,以方便整部经书的固定,并用木质夹板为封面及封底固定,以免散乱而利于携带,有些夹板还要做特殊处理,比如绘画、刷漆等。装订好贝叶经再用包经布和木质匣嚢作为装具包装,起到防治外部环境不良因素影响贝叶经的作用。贝叶经所用的贝叶虽然后来被纸取代,但有时仍将纸张制成贝叶的形式,可知贝叶影响书籍的版本与装帧形式。贝叶经的装帧形式属于古籍各类装帧的起源,通过梳理贝叶经的装帧工艺,可以获得古籍装帧历史长河中各类装帧形式的演变和发展规律及其相互关系。
贝叶经独特的制成材料、制作手法、装帧工艺,使其区分于同时代的其他古籍形式,展现出别具一格的文化魅力和审美价值。此外,由贝叶经还逐渐发展演变出另一种独特的书籍装帧形制——梵夹装。梵夹装保留了贝叶经封面以树皮封护和以麻绳或棉线穿连的装帧方式,而其内以纸张替换贝叶作为书写材料。此种形式的书籍多为佛教经书手稿,藏文经典、敦煌写本中大量存有梵夹装手稿。有些古籍字体雕刻精美,印刷水平较高,如精写本、精刻本、各种套印本、红印本、拱花等,对今天研究装帧形式、材料、工艺等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贝叶经夹板里常绘有佛、菩萨、天部、动物等画像,显出明暗凹凸之感,纹饰流畅,形象各异,具有较强的力度与柔韧性。有些少数民族古籍抄写或刻印方式独特,版本年代久远,流传又稀少,流通渠道少,如贝叶经存世不多,无论从贝叶材质、墨迹、刻印技能、装帧方式、装具、保存形式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文物考古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