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陕商文化的历史缘起
 
更新日期:2020-07-22   来源:   浏览次数:29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地理位置及地势原因古书曾言雍州土厚水深,其民厚重质直,无郑卫矫情、浮靡之习、以勇驱之,则其强毅果敌之姿,亦足以强兵力农而戌富强之业,非

 
 (一)地理位置及地势原因
古书曾言“雍州土厚水深,其民厚重质直,无郑卫矫情、浮靡之习”、“以勇驱之,则其强毅果敌之姿,亦足以强兵力农而戌富强之业,非山东诸国所及也”。陕西地处西部,黄土高原众多,山脉层峦起伏,水深而土厚,这为陕西商人“厚重质直、忠义仁勇”的精神品质提供了物质载体。“天苍苍,野茫茫”的自然环境,造就了陕西人民爽直豪放、率真大气的性格特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区差异造就了一方人就有一方人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秉性。西部地区山川众多、地势险峻,严酷的地理环境致使生活在这一带的人民生活艰苦,但同时也历练了他们坚毅勇敢、不畏艰险的精神品质。
(二)历史缘由
秦时,“商鞅变法”中有“废井田,开阡陌,民得买卖”条例,说明发展商品经济已获官方承认。而统一货币与度量衡、统一赋税等措施,方便了诸国间贸易往来,也促进了商品流通。以吕不韦为代表的陕西商人开始在历史舞台崭露头角,雄厚的经济实力帮助其主张撰写《吕氏春秋》一书,这可谓是国家治理学说上一笔辉煌文集,汇集了当时道、儒等各家思想精萃 。
汉朝定都长安,陕西商人就此成为“帝都商人”,借助良好的地理位置与政策优势,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史记·货殖列传》提到“屠牛羊彘千皮,贩谷粟千钟,薪稿千车,船去千丈”,从中可以看出汉朝与各地贸易往来频繁,商业景象欣欣向荣。
隋唐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更是势头猛烈,京杭大运河的通航在便利物资运输同时,极大促进了南北方的经济交流。开放的商业政策刺激了民众开展商业活动的积极性,“临街设市”与“早市夜市”描绘了当时如火如荼的商业景象,向西以长安城为起点的“丝绸之路”甚至将影响力扩展到西域乃至中亚等更远的地区。
明清之际,最早实行于陕西的“食盐开中”与“茶马交易”政策,可以说是明政府为陕西量身定制的政策。“食盐开中”主要指放开历来归属于政府的食盐垄断权,允许商人通过向边关输送粮食的方式获得食盐经销权。“茶马交易”是指在官方政策指导下,以边外少数民族的马匹交换汉人的茶叶,满足共同需求。陕西的优势是水土肥沃,粮食与茶叶供给充足,且距离边关较近,可以节省运输成本。
纵观欧洲历史上古罗马商业文明发展,学术界认为古罗马的农业、手工业是商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依托于此,古罗马的商品经济主要围绕意大利众多城镇和集市中,但商人的地位较低,这与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状况相似。
(三)厚重的文化积淀
《资治通鉴》有述“关中沃野富饶、乃帝王之居”。陕西文化底蕴丰厚,文化类型繁多,是一个文化资源富饶的大省。作为华夏5000年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度都在陕西。长安作为十三朝文明古都,是中华文明最为辉煌的秦汉唐时期的历史源头。它所拥有的厚重历史文化遗存和丰富文化资源,为陕商精神的形成和塑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文化产业条件和天时地利文化机缘上的优势。
同时,陕西也是中国商业的历史发样地之一。秦汉以来,生产关系的率先改革和优越的经济区位优势,曾造就众多名闻天下的秦商汉贾。商鞅变法的影响,其实一直存在于西北人,尤其是陕西人的骨子里,造就了陕西商人较真、踏实、务实、敦厚的性格特点。宋元以后,陕西成为西北的重点建设地区。历史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培育了陕西人以“忠”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也代表了那一历史时期中国商业文化的主流方向。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陕商文化的历史缘起

下一篇: 陕商文化的历史缘起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