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教育应从能够使人活得更健康走向活得更幸福
 
更新日期:2020-07-23   来源:   浏览次数:12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教育能否让我们活得更健康?答案应该是肯定的。按照传统的人力资本理论,人们从教育经历中积累了诸如知识水平、生产技能等人力资本,从而具备了更高的

 
 教育能否让我们活得更健康?答案应该是肯定的。按照传统的人力资本理论,人们从教育经历中积累了诸如知识水平、生产技能等人力资本,从而具备了更高的生产能力,这些生产能力在未来的劳动市场上进一步转化为相应的经济回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对一个国家也好,对一个家庭也好,经济条件是
人们健康和体面生活的基本保证。这就是为什么虽然我国已经步入高等教育普及阶段,人民群众仍然那样“销烟四起”地拼命追求优质教育的原因。
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家,如罗斯等人,他们在接受了传统人力资本理论中个
体从教育中积累人力资本这一假设的基础上,又超越了传统人力资本理论对“经济性”生产力的单一分析,主张人们在学校中获得的应是综合性的超越生产性能力的习惯、技能、资源等。这些综合性的“人力资本”不仅能够帮助个人提高收入水平,而且能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提高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人们具有更好的生活状态。罗斯的“综合性人力资本”理论,既包括了“物质性人力资本”,又包含了与人沟通的能力、提出并实施某种计划的能力、逻辑与理性思考的能力、独立性与判断力等“非物质人力资本”。
再看亚当·斯密。他在《国富论》中把单纯的体力劳动认定为“唯一的生产力”,可在《道德情操论》中就强调了道德在生产中的作用。李斯特和施托尔希则强调,生产的发展必须要有人的体力、智力和道德力的培养,否则不能生产财富。马克思以广义生产理论,强调了精神生产是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包括道德在内的精神生产直接影响和制约着“狭义生产”的方向。事实上,生产过程中物质生产力的形成,有赖于包括道德在内的精神力量的参与。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力,是活劳动的“主观生产力”,是物质生产力的精神支撑和价值灵魂。
所以单从经济(收入、财富)角度来看,教育如果“缺德”是决不行的——即使你有能力获得了好的经济收益,但也只能是一种“经济动物”,而不是有幸福感的人。教育最大的愿景主是要能够使人们从活得健康走向活得幸福。
在德性知识论的流派中,扎格泽波斯基在继承前人的理论基础上,发展和创新了新的德性知识理论。她曾经也重视获得知识的重要性,但她最终着眼点并不在“知识”本身,而在于强调个人作为一个行动主体如何获得一个“美好”(或幸福)的人生。因此,教育的本质并不是单纯的教人获得知识,而是教人能够美好(幸福)地生活,知识和能力只不过是为了能够美好(幸福)生活的手段和过程,目的是为了美好(幸福)的生活。
我们提出教育改革的核心是“立德树人”,既是基于中国的教育传统,也是符合当代世界主流理论走向的,更是为了实现个人梦、国家梦的根本目的。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教育应从能够使人活得更健康走向活得更幸福

下一篇: 教育应从能够使人活得更健康走向活得更幸福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