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化素养水平应与城市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水平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提升农村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政策,教师的信息化意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农村小规模学校仍然存在着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薄弱、教师信息化素养能力单一、教师运用信息化资源转化能力不足等问题。
(一)农村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薄弱
农村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开展教育信息化的基础。随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农村的教育信息化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农村教育信息化在基础设施——多媒体计算机、电子白板、校园网建设上已经初见成效。的确,在这些基础设施的熏染下,农村中小学教师慢慢意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基本具备了信息化的教学理念和意识。但是,乡村教师大大多数来自于非计算机专业,没有经过算机相关知识的系统化学习和一些软件的操作训练,所以即使他们掌握了信息化教学理论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如何应用到教学中去,在什么时候运用到教学中,应用到教学的哪一环节,这些问题都亟待农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就目前而言,有一半的农村教师最欠缺的就是把一些先进的信息化手段运用到教学中去,因为现代化的教学需要制造和使用多媒体课件,这是目前最常用到的一个教学工具,但是由于很多农村教师的能力有限,只有一小部分教师能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特别是一些年龄偏大的教师,接受新事物较慢,与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相比,更愿意使用自己得心应手的粉笔和黑板。即使使用了多媒体,也仅仅是使用网络搜索和下载教学资源。
(二)农村教师信息化素养能力单一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已初步形成,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因其丰富的媒体形式和强大的教学功能出现在各个学校,当然农村学校也不例外。但是多媒体在农村学校的使用率并不高。多媒体使用的过程就是人机交互的过程,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设备故障的可能,一旦教师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教师却没有能力解决。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投影仪的散热能力变差,只能靠人工散热才能促进多媒体的正常使用,大大的影响了多媒体使用的效率。
(三)运用信息化资源转化能力不足
在互联网时代,媒介时时刻刻都在为人们提供信息,并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当然,互联网对教育产生的深刻影响不能忽略。互联网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深化了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在信息化2.0时代,互联网也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师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的基础上,要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创新出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模式。然而,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
大多数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运用是以PPT的形式呈现,这些PPT大部分是从网上直接下载得来的,甚至有的教师同一PPT重复使用,一用多年。的确,教师没有很好的把互联网提供的信息资源转化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