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生物艺术探索形式与美感
 
更新日期:2020-07-28   来源:   浏览次数:25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英国形式主义美学家克莱夫贝尔(CliveBell)在《艺术》一书中提出,在各个不同的作品中,线条色彩以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激起我

 
 英国形式主义美学家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在《艺术》一书中提出,“在各个不同的作品中,线条色彩以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激起我们的审美感情,这种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的感人的形式,就是“有意味的形式”在我们的认知观念里,传统的艺术作品应该是与“美”连结在一起的,都能给予观者美感或者其他深层次感受。那为什么“有意味的形式”就能产生美感呢?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在《诗学》(Poetics)第七章中提到,“无论是活的动物,还是任何由部分组成的整体。若要显得美,就必须符合以下的条件,即不仅本体的各部分排列要适当,而且要有一定的不是得之于偶然的体积,因为美取决于体积和顺序。”判断是否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是一种带有个人主观体验的行为,美感的诞生一方面在于被观看对象的形式构成,另一方面是通过感官体验激发观看者的审美心理,二者共同作用,在体验过程中产生了美。换句话说,当一件作品引起了创作者及观者的共鸣,或者引起他们产生了别样独特的情感体验,这件作品就是具有艺术美的。在当下社会中,新型生物艺术作品摆脱了传统的架上绘画形式,开始探寻新的表现形式。当生物科学与艺术设计相遇,展现出来的艺术作品就有着富有时代气息、与众不同的“艺术美”。
早在2011年,神经科学家/艺术家格雷格·邓恩博士(Dr.Greg Dunn)与应用物理学家布莱恩·爱德华兹博士(Dr.Brian Edwards)就进行了绘画创作,将传统东方水墨画与神经科学相结合,参照人脑脑内实际的结构图像为我们展现了大脑和神经之美。这些作品不是用笔画出来的,而是利用颜料通过“吹”或者“甩”的方式做出来,这是他们认为的最具写意意味的创作手法。这些灵动自由的线条优雅且自由,颇具东方绘画作品中的线性美感。
从艺术赏析的角度看,这些神经学作品里纷繁复杂的点线交错予观者以一种迷茫慌乱的感觉,但它又同时呈现了一种无杂质、纯粹的色与形的抽象关系,令观众不由联想起杰克森·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的行动绘画。波洛克在绘画创作过程中,把画布钉在地板上,用画笔沾上油漆,通过甩动,狂舞,任其滴流等方式完成作品,甚至绘画的材料也突破了常规,想象力所及,只要合适画面效果的材料波洛克都进行了采用。行动绘画解放了身体,便于创作者表现无法自控的内在意识,并经由动作和颜料留在画布上形成线条和墨彩。对这些绘画进行心理分析,从中可以窥探出创造者强有力的心理状态和行动感染力。而邓恩和爱德华的作品,将人类心理活动的关注转向了人类的脑部活动,无论是从制作过程还是形式效果来看,两位博士所创作的神经绘画,都有着类似的神经元传导和意识分析潜质。
然而在两位博士看来,这些图像只呈现了神经元大概的样子,并未准确传达大脑内的复杂性。在完成了第一阶段基于生物图像而再创作的抽象绘画作品后,两位博士又进一步深入研究,将科学与艺术进行了一次更为紧密的结合,开创了他们第二阶段的实验。邓恩博士与爱德华兹博士发明了一种新的技术,创造出了脑内生物艺术作品《自我之影》(Self Reflected),这件作品主要是为了展现人们观看微蚀反射艺术作品时的脑内反应。《自我之影》的创作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邓恩博士亲手绘制了150种神经元图像,在爱德华兹博士的帮助下把图像都扫描进电脑,在电脑上这些神经元被排布在了正确的解剖部位;第二步,他们利用计算机算法,模拟再现了大脑的发育模式(将50万个神经元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及神经冲动在脑内各功能区的传导;第三步,他们将这些图像制成微型蚀刻(Microtchings),其做法类似于光刻工艺,将紫外线照射到光刻胶层的表面,雕刻出立体的图案,并在立体凹槽的最外层涂上黄金提高反射率。当光照射进凹槽时光线流转,观众从不同角度观看会产生不一样的动态图像。当观者围绕作品走动,离散地接受视觉信息的同时,也能细致地了解大脑本身。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生物艺术探索形式与美感

下一篇: 生物艺术探索形式与美感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