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基于地域文化的色彩导视系统的构建
 
更新日期:2020-07-30   来源:   浏览次数:17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个地铁站的色彩导视往往彰显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内涵。色彩的色相、纯度和明度,以及不同色彩的象征意义、文脉分析,和当地市民对色彩的偏好等都是需要

 
 一个地铁站的色彩导视往往彰显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内涵。色彩的色相、纯度和明度,以及不同色彩的象征意义、文脉分析,和当地市民对色彩的偏好等都是需要考虑的。构建西安地铁3号线的色彩导视系统,必须要建立地铁3号线的色彩系统。基于地域文化的地铁3号线,色彩系统是由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和丝路文化提炼而成的。地域文化是色彩系统建立的第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采用取样调查的方法,首先,树立人文关怀,针对民间艺术进行调研;其次,终南山是西安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取之于自然,所见即所得。同时其本身也有佛教和道教文化的存在,佛教律宗发祥地净业寺正位于终南山北麓之凤凰山,是唐代高僧道宣弘法的道场。隐士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其中最为盛行之地便是终南山,约有5000多位修行者远离都市,隐居于此,正如著名诗人陶渊明所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当然,也有许多苦行僧,道教全真派祖师吕洞宾曾在终南山大峪的朝阳洞闭关数月。而西安是座历史古城,色彩系统建立的第二部分则是历史文化,提炼城市色彩的本质,取之于历史,用之于当代。以上两部分与其他地域色彩特征均有重合,第三部分丝路文化的体现则是色彩系统异质价值的存在。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一条文化艺术长廊,沿线国家和地区丰富的文化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丝路文化象征着文化繁盛多元,经济对外开放,与世界各国互通互融,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从古至今包容和合作的精神。西安地铁3号线色彩系统通过地域文化、历史文化、丝路文化三部分的取色和提炼,形成了一套独立完整的色彩体系。

(一)构建色彩体系—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的传承是城市交通导视的有效载体,在设计中应保持并突出城市的特色,西安的地域文化主要体现在民间文化、终南文化和宗教文化三方面,笔者对其进行一一取色,首先采样调查的是民间艺术文化,最为著名的无疑是马勺脸谱和凤翔泥塑,其红色占有比例最高,均在38%以上。同时,红色也象征着吉祥圆满,因此作为西安地铁3号线出入口门头色彩。其次,对终南文化进行了调研,表现其自然色彩的是灰色系中的黛色,唐代诗人王维写道“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描绘的正是终南山远眺云雾中群山绿林横抹的宽广视野。终南山中有很多道士选择在此隐居,因此它还具有道教文化,传说老子出函谷关前,有紫气从东而来,3号线正是自东向西的一条地铁线路,寓以祥瑞之兆,故紫色也是其色系之一。根据上述分析,色彩由红色、灰色、紫色三种色系组成,其中包括不同纯度、明度的梯度变化。在西安地铁3号线中,地域文化相关的色彩体系是极具代表性的。

(二)构建色彩体系—历史文化
通过对色系的选取,已对色彩导视系统有一定的筛选,但缺乏视觉秩序。西安是座世界历史古城,很多游客也正是因此来到这里,历史的色彩更容易吸引人们,也更能代表西安,因此西安地铁3号线的导视系统色彩不能脱离这个背景色,根据对历史色系的调研,70%的人认为城墙是西安最具代表的历史建筑,它是十三朝建都共修葺的历史遗迹,隋唐宋明清分次修筑完成城墙断面,后历经五代——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到宋元,并未有大的改变,它见证了长安城的兴起和衰落,因此城墙灰作为地铁3号线历史色系的主色,同时,这种青灰色也运用在世界八大奇迹的部分兵马俑中。唐代时期,赤色极为流行,皇帝所穿的常服是红衫袍,三品至五品官职的朝服限用赤色,在古代的五行理论中,火与木相生,古代宫殿建筑的梁柱多用木材建造,所以梁柱都会漆上赤色作为相生对应。红色通常也被叫做中国红,非常具有中国特色,因此不能作为西安地方特色的代表色,只能作为辅色出现。

(三)构建色彩体系—丝路文化
西安地铁1、2号线导视系统色彩中也同样运用了灰色和红色,体现了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而3号线与其不同的是融入了浓厚的丝路文化,其标志色选用了紫色系中的青莲。3号线所路经的大雁塔居于大慈恩寺内,是玄奘西天取经的起点,天竺佛教认为莲花洁净无染,如明澈的佛眼,《维摩诘经》中说道“目净修广如青莲”。据记载,武则天曾因僧人们重译《大云经》对其称帝有利,而以青莲色袈裟作为重赏,从此青莲色僧袍就成为具有中国佛教的代表色之一,直至清代,仍是佛教推崇之色,乾隆六下江南后赏赐栖霞寺青莲袈裟,甚至成了该寺的镇寺之宝,因此选择青莲紫色作为3号线的标志色。同时,黛色和红色也反映了丝路文化。黛眉在秦朝颇为流行,其所使用染色的黛石正是产自于西域的一种矿物,清人段玉裁的《通俗文》中曰:“染青石谓之点黛”。而红色用来形容丝绸制品中,以茜草、苏芳、檀木等草木的天然红色经浸染所呈现的颜色。丝路文化很好的融入在导视系统之中,同时展现出以地域文化为根基、与历史文化相呼应,融合丝路文化的色彩导视系统。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基于地域文化的色彩导视系统的构建

下一篇: 基于地域文化的色彩导视系统的构建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