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围绕实践理论打造一批热衷宣传、诚心教育的教师团体,由点到面开展一系列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不断构建强化“阵地意识”。
(一)培养大批“有机教师团队”,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主力军
葛兰西在《狱中札记》集中探索了夺取文化领导权的实施主体——知识分子。他认为具有自觉意识的知识分子在制造与维护领导权中起着关键的保障作用,没有作为中介的知识分子,就没有组织者和劝说者,更不可能取得文化领导权的胜利。高校推进师德师风建设需要这样一批“有机教师团队”,他们始终坚持以捍卫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为宗旨。一方面,“有机教师团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将师德师风价值信仰内化为自身职业道德的坚定价值信念和精神支持,努力营造崇尚师德师风的良好舆论环境和社会风尚。另一方面,“有机教师团队”要与时俱进,努力成为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在新时代一位好老师要具备的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四大特质,用高尚的品德和素养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最后,“有机教师团队”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师德师风模范,利用微信、微博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用最直观的的形式感染和启发整体教师队伍,影响其思想和行为。
(二)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增强教师师德师风修养的认同度和自觉性
葛兰西认为人们一旦接受了一种意识形态,就会自觉的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逐步形成稳定的心理惯性。以葛兰西的这种思想为文本依据,把师德师风建设理论与高校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体教师,引导广大教师树立为教育事业奉献的远大理想,使之逐步内化为教师的基本道德修养。第一,注重提高教师依法施教和以德施教相结合的水平,塑造良好的师德师风形象。第二,充分发挥“两课”教师作为“有机教师团队”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使其成为遵守师德师风规范的坚定执行者、贯彻者和守护者。第三,通过开展各种研讨会、报告会及座谈会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观念,树立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教育理念。高校师德师风标准、师德师风规范只有取得广大教师的普遍认同并且以身作则,师德师风理论才能发挥应有的教化作用,才能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自觉遵守师德师风规范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实践意识在师德师风行为的指导作用
葛兰西认为有机知识分子“作为建设者、组织者和坚持不懈的劝说者”,要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服务广大人民群众,而那些局限在自己的纯粹精神生产中的知识分子必然脱离群众,丧失对社会建设的引导作用。相反,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应该把理论探索、社会实践与学生的发展诉求紧密结合起来,主动担负起教育学生,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而不是仅仅沉溺于纯粹的、空洞的及远离现实教育发展需求的思辨理论创作活动。尤其是“有机教师团队”更应该凭借自己的良心和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工作中,从而树立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阵地意识”领域的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