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培育时代新人的必然之选
 
更新日期:2020-07-31   来源:   浏览次数:21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随后,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进一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随后,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进一步阐释了“在大中小学生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由此可见,新时期我们要通过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来完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这一根本任务。生态价值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推进其一体化教育,重在培育有生态道德的时代新人。
培育具有生态道德的时代新人,重在建立完整连贯的生态价值观教育体系。这就需要明确各学段生态价值观教育的任务、内容和方法,实现各学段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的有效衔接。在教育过程中,根据各学段学生的身心特征、思想状况和理解接受程度,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生态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第一,各学段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这决定了大中小学生态价值观教育的具体任务具有层次性。小学是启蒙教育阶段,注重培养学生对于大自然的简单认知。他们正处于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年龄小,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倾向于模仿身边成年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初高中阶段则偏向引导并激发学生对于大自然的情感认同和理性认知,因为初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常常躁动不安,有较强的依赖性,自我意识发展迅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定型,需要正确生态价值观的引导。大学生具有较独立的意识,心理生理也趋于成熟,急切地想要证明自身的社会价值,所以大学教育侧重于培养拥有较高的生态文明意识并诉诸于社会实践的时代青年。从小学阶段的简单感知到中学阶段的情感认同再到大学阶段的整体运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进行生态价值观教育,逐步实现教育任务。
第二,生态价值观的教育内容要有连续性,这源于各学段学生心理发展具有递进性这一显著特征。我们可以依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特征,科学规划各学段的生态价值观教育内容,使大中小学生态价值观教育内容由浅入深、由小及大、由内而外,充分体现生态价值观教育一体化的优势。小学时期,老师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讲述人与自然的演变过程及人对自然的破坏造成的惨痛现状,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从而自觉遵守日常行为准则,爱护大自然,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初高中阶段,学生通过学习多门学科中包含的生态思想,深入了解了生态文明知识和理念,形成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认知。在此基础上,逐渐产生了情感的共鸣,进一步增强了其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大学阶段也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时期,要“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从而培养出具有优秀的生态智慧、生态意识和生态能力的理性“生态人”。”换言之,就是通过全方位的生态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提高生态道德意识、坚定生态文明信念,积极参与生态环保活动。各学段教育内容紧密联系、环环相扣,确保了人才培养的连贯性。
第三,生态文明观的教育方法是实现其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对于各学段学生在身心方面的差异,教育方法必须要有目标性与针对性。小学主要在课堂讲述的基础上,适当参与相关趣味活动,激发对自然的热爱并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初高中则应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之以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了生态环境发展现状,激发其爱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学应将生态价值观教育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各个环节,使学生从“参与者”转化为“实施者”,即学生从被动参与活动到积极主动开展活动。各学段教学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依次引导学生从“他律”到“自律”,引领其成为生态文明发展的传播者、参与者和建设者。
通过生态价值观一体化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的有效衔接,在遵循一体化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为培养具有生态道德素养的时代新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培育时代新人的必然之选

下一篇: 培育时代新人的必然之选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