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壮族民族旅游中主要文化符号构成
 
更新日期:2020-07-31   来源:   浏览次数:37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文化符号分类方法受到了我国学者广泛关注。陈岗根据Hall用来分析电视文本的编码与解码理论,将旅游吸引物分为三种形态即标志符号、文化符号和群体符号

 
 文化符号分类方法受到了我国学者广泛关注。陈岗根据Hall用来分析电视文本的编码与解码理论,将旅游吸引物分为三种形态即标志符号、文化符号和群体符号;万雪芹把旅游地各种文化符号层级分为物质基础层、思想制度层、核心文化层;张冠群将草原旅游中的文化符号分为空间(场域)符号、物象符号、行为符号、意象符号、景观符号和衍生符号。借鉴前人的研究经验本文认为,壮族民族旅游中文化符号系统由以下几方面文化符号构成:空间符号、物象符号、行为符号、意指符号与衍生符号。
(一)空间符号
空间符号作为非语言符号的一种,是与作为实指的场景空间与虚指的心理空间相互影响与建构。在旅游活动中空间符号主要是指为旅游者开展旅游活动与文化“舞台化”展示提供条件的旅游空间。此时,旅游空间具有两层内涵一是真实存在的现实空间,二是为抽象文化提供展示“舞台”的虚拟空间。空间符号是各类文化元素的集合体,自然生态环境、建筑、仪式、文字、文化习俗等众多“符号化”文化层相互作用在特定的文化规则下构成了旅游场域中的空间符号。旅游空间具有可以相互堆叠的特性,旅游空间并非相互排斥,而是一个高度重叠空间系统。例如:山水、植被、动物等基本元素构成了自然生态环境这个文化符号层级;文化标志物、建筑纹饰、门景等基本元素构成建筑文化层级,自然生态景观与建筑共同构成了整体文化空间景观的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旅游空间不仅然承担聚合众多文化符号的作用,而且空间本身也具有文化氛围营造与文化情景代入作用,因为当旅游者进入旅游空间时首先要对整体文化空间进行审视,旅游者最先感受到的是整体文化氛围。
壮族村寨是壮族民族旅游中最鲜明与最具代表性的旅游空间,在村寨中自然梯田景观、干栏式建筑风格、壮族劳作方式、居民身着的壮衣等是旅游者最先感知的具有空间特征的文化符号,这种具有浓厚壮族文化特色的空间迅速将旅游者代入壮族民族旅游的文化情境中。在进入大文化空间之后,旅游客往往会从建筑风格、语言、服饰等某一方面开始收集文化符号,形成对民族文化的初期印象。随着旅游活动的不断深入,旅游者在完成多方面的文化体验之后,会将文对心理预期与实际文化体验相对比,从而产生对文化整体的认知。
(二)物象符号
物象符号是旅游地现实存在的物质实体,也是文化“符号化”具象化的表现形式,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可以通过视觉、触觉、嗅觉等直接感受到的文化实体。物象符号分类鲜明,多个物象符号类型构成某个文化层级。因物象符号是一个民族在漫长发展中经过时间沉淀而形成,是一个民族生产生活最真实的写照,因此,物象符号既根植于民族文化又最能代表一个民族是文化内涵的实体。在民族文化整体氛围中,物象符号通常为“强文化符号”例如乐器、服饰、建筑、纹饰、图腾、交通工具等,这些文化符号以静态的方式陈列想旅游者呈现,不断加深民族文化氛围并强化旅游者脑海中的民族文化印记。
铜鼓、壮锦、五色糯米饭、壮文、竹筏等都是壮族民族旅游中最具代表性的物象符号,也是旅游者感受最深的文化符号。在实际旅游过程中,旅游者对于这个文化符号的体验最真实,可以通过亲身体验形成最直接的感觉。人们对于文化的认知总是始于具象化实体符号,然后了解背后的延伸的文化寓意来解读文化内涵。例如游客对于壮族服饰的认知首先从其精美的图案、颜色、纹饰开始,然后才会逐渐探知服饰发展历程以及精神文化内涵,甚至会通过壮锦服饰这一方面延伸至整个壮族民族历史、信仰、社会风俗等,在对于民族文化不断了解与认知过程中,旅游体验与民族认同感被加强,对于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也十分有益。
(三)意象符号
意象是客观的外在“象”与深度内涵“意”的统一,是存在于图案、纹饰、符号、文字等具体实物背后,更深层次的抽象文化寓意。通常来说,意象符号为“弱文化符号”因为旅游者对于意象的感知,需建立在对实物有一定感受与认知的基础上。例如图腾代表民族信仰、诗歌是情感表达方式、风俗仪式背后的民族文化寓意、族标象征家族情感,人们总是最先看到图腾与风俗、听到诗歌等文化“符号化”的实物,后才逐步延伸至其背后的信仰、民族情感等深度内涵。在开发民族旅游时,重视对多元的意象的构建不仅增强旅游地的文化氛围,又加深了旅游区内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更加突出强调旅游地文化特色。
壮族民族旅游开发过程中,意向符号主要包括图腾、山歌、神话传说、民间信仰、名族故事、壮文、壮族纹饰等,这些元素背后寓意存在于壮族民族信仰与意念之中,反映了壮族民族精神真实的风貌。由于文化内涵较为抽象,因此要将深层次的“意”展示传递给游客,需要科学适宜的手段与方法,加强可感知性。如通过现代高科技等手段,将神话传说故事重构后以更易理解的表达方式传递给游客,加强旅游者的文化认知水平。
(四)行为符号
行为符号主要指生活在旅游空间内的居民,在日常生产生活表现出的行为。在民族旅游大背景下,行为符号主要是为了展示传递本民族文化与便于旅游者理解,将具有特殊意义的行为进行“舞台化”的行为。旅游地通过歌舞、祭祀、祈福、节日以及民俗典礼等行为通过系统的编排,加上特定文化氛围的构建,使得这些行为文化寓意更加浓厚。旅游者在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时,会对已经“编码”好的文化进行“解码”,由于旅游者个人知识储备、生活经历以及个人兴趣的不同,“解码”的结果往往千差万别,与此同时,在“解码”的过程中旅游者不再是单纯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了文化主动的参与者,提升了旅游者的参与度,是旅游者进行民族体验的绝佳方式。
在壮族民族旅游中,“歌圩节”、“三月三”、迎客酒、各类节日庆典、祭祀活动等都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织壮锦、篝火晚会、竹竿舞等众多行为活动都可以大大增强游客的旅游参与度、丰富旅游体验。与静态的物象符号不同,行为符号可以将文化进行动态展示对于游客吸引力强,游客参与度往往也更高。但由于将文化行为进行“舞台化”的过程中受到主观影响大,因此要注意适度原则,过度开发与开发不足都不利于传播文化与满足游客对于异文化的需求。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壮族民族旅游中主要文化符号构成

下一篇: 壮族民族旅游中主要文化符号构成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