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训内容重理论,轻实践
综合近两年湖南省长沙市内两个区新教师岗前培训内容,可以看出新教师岗前培训注重对学科理论知识,教师职业与思想素养等方面的培训,与高等师范院校纯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师教育存在一定区分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新教师熟悉本地区学科知识课程,对了解当地的教育水平与教育现状,具有一定的价值。但为期3-4天的培训,大部分时间主要由培训老师进行填鸭式的理论知识的灌输,新教师被动的接受信息,整个培训期就是听课和记笔记两者不停的循环,忽视了对新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教学实践能力等的培养。岗前培训忽视了对新教师教学实践技能和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导致教师缺乏对于实践教学的真实体验和感受,很难从理论中得到进一步拓展和提高。“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性,只注重“教师”的主导,却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导致岗前培训单调枯燥,重形式,重理论,轻实践,实用性不强。
2.培训项目繁杂,缺乏科目针对性
不同地区的岗前教师培训的内容大致相同,会存在一些区别。岗前培训人数多,培训内容是为了满足多数人培训需求而统一设置,中小学教师的岗位工作内容具有多样性。教师进入工作岗位后,除了担任学科教学工作岗位外,同时还需要进行其它一系列常规工作,例如:班主任工作、教研组内教学教研活动、学生课堂内外的常规管理、家校互联工作等。所以,岗前培训项目较多,主要包括教师专业技能、教师心理、教师思想素养等各方面的培训。涉及面广,项目繁多。由于岗前培训缺乏统一的课程内容设置、完整的培训方案,规范的培训流程和时间过短等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地方教育部门会从中选取部分重要内容对新教师开展培训,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出现:培训内容零散,缺乏系统性,不够深入等。同时,短期的岗前培训主要集中在对新教师灌输班主任工作、教师德育和礼仪等方面的内容,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培训主要依靠为期半天或一天的示范课分享和老教师经验交流,科目针对性不强,新教师获益有限,不能很好地为上岗后的工作服务,助益不大。这样的岗前培训,只能让新教师对教师的整体工作有初略的了解,但是并不利于加强教师的职业能力和思想素养等方面的培养。
3.培训方式单一,时间安排不合理
新教师岗前培训主要采取短期的集中授课形式。新入职的各科目教师在分配学校之前,统一在当地教育单位指定的高校、中小学或者岗前培训基地等培训场所进行为期3-4天的短期岗前培训。主要由有经验的优秀教师担任培训师的角色,新入职教师充当学生的角色,采取一对多的单一灌输的教学形式开展课堂培训工作。不同的培训内容由不同的优秀教师负责。培训内容多样,但培训形式仅有一种,培训资源短缺,培训机构或部门不能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在短暂的培训时间内激发新教师的学习兴趣,致使培训单调乏味。同时,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较短的时间内向新入职教师灌输了大量的知识,但忽视了新教师的自主性,他们一直在被动的接受信息,没有真正的走近课堂,不能得到真实而有效的课堂反馈与体验。导致他们思想上的局限性,同时也影响岗前培训的实效性。
新教师岗前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整体培训时间过短,每个培训项目分配时间过短且不合理。教师岗前培训时间一般是3-4天。培训时间短,新入职教师刚刚熟悉培训内容和流程,才进入培训状态,立刻就要结束培训,根本无法从短暂的培训课程获得有效的信息,致使岗前培训浮于形式,更像是做场面功夫。现在的岗前培训有失偏颇,过分注重理论知识和经验的传授,却忽略了新入职教师教学研究、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将实践能力等的培养完全的放在岗后进行,不利于新教师更好更快的适应新的教学环境,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