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政治法律 » 正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生活
 
更新日期:2020-08-07   来源:   浏览次数:29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现实生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源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一种正确的理论和观念只能从对每个时代的个人的现实生活过程

 
 (一)现实生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源泉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一种正确的理论和观念 “只能从对每个时代的个人的现实生活过程和活动的研究中产生。”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观念体系和理论形态,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其形成的基础和源泉。首先,现实生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奠定物质基础。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来看,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是由一定的物质条件所支撑,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稳步提升,截至2018年底,人均GDP达到978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标准,我国已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多数公民能够在较大程度上解除物质层面的后顾之忧。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讲,由于物质层次的需求基本满足,使得公民有更大的精力和能力去着手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用更加积极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去追求反映自身根本利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现实生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创设制度保障。人民群众所拥有的“生活”归根到底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生活,社会主义制度深深扎根于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便当前个体生活条件千差万别,生活方式趋于多样,但从根本上讲,由于现实生活处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规范和引导下,这就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创设了根本的制度框架,保障这一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不脱离社会主义的范畴。再次,现实生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提供思想源泉。简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从生活中存在的各式各样价值观念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它是“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升华,是对人类价值观合理因素的借鉴和吸取”。脱离了丰富的现实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脱离了赖以形成的思想素材和理论基础,继而成为一种孤立的、缺乏历史积淀的观念体系,无法真正深入到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动中去。
(二)现实生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的动力
现实生活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源泉,而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的动力,能够推动其理论体系的更新、传播方式的改进,进而推动认同程度的提升。其一,现实生活处于动态演进过程之中,社会存在的变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和更新。从外部要求来讲,我国当前处于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虽然经济基础不会发生质的变化,但在“量”上的变化却是十分显著的,它促使人民群众的经济条件和生活环境发生持续转变,而在经济基础上的转变,必然要求构建与之相匹配的上层建筑,从而对全体社会成员所秉承的价值观念提出新的要求,推动相关主体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理论不断进行深化和更新,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从内部要求来讲,社会成员从“少年”到“青年”,从“青年”到“中年”,从“中年”到“老年”的成长和转变过程中,他们生活的主题和面临的任务在不断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引发自身在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上的转变,而随社会成员价值观在事实上发生变化,也必然要求相应的理论体系进行变革,以适应个体发展的要求。其二,现实生活处于网络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方式的改进。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渗透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将现实生活转变为“现实的现实”和“虚拟的现实”两个层面,从而也将生活中信息的传播方式拓展为现实的传播和虚拟的传播两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可以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组织活动、报纸、广播、电视等载体和手段进行传播,而且可以充分运用互联网覆盖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互动程度高、限制要求少等特征,快速有效的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三,现实生活处于人性回归阶段,人本理念的践行推动认同程度的提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归宿和最高价值目标,但长期以来,在思想宣传领域对人的关怀并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因而无法在更深层次触动理论宣传主体和理论接受主体的积极性,极大的影响了理论宣传的效率。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六大以来,以人为本思想逐渐深入人心,促使思想宣传理念实现巨大转变,从而为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意味着在今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过程中,必须坚定的贯彻“三贴近”原则,最大限度将这一观念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实际当中,以人性化的宣传方式化解宣传者和接受者的抵制心理,进而激发其理论热情,促进其又好又快的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生活

下一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生活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