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既是脉源,又是“中流”
 
更新日期:2020-08-10   来源:   浏览次数:15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历史进程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垄断资本主义替代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几乎是,全球先后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殖民与

 
 历史进程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垄断资本主义替代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几乎是,全球先后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殖民与反殖民革命的新时代,即处于无产阶级推翻帝国主义的历史前夜;旧俄时的列宁在此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所预示的革命规律同俄国的具体实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提出了帝国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革命“一国胜利”的首胜理论,并取得了革命成果,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即列宁主义阶段;而后,列宁主义又一次发挥了其共产主义“幽灵”的作用,经过俄国革命的一声巨响,给中国送来了经典作家的革命理论与主义,“幽灵”逐渐落户东方特殊民族情景的国度------正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仅如此,还迅速引发了世界其他国家工人运动的高涨,使整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高潮叠起,纷纷与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相汇合起来,沉重而艰辛地掀开历史新的一页。对此,毛泽东也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历史事实果如其然!
在20世纪初叶,欧洲资本主义经济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更是加速了这一社会的历史转型,这个时候,东西欧大地上呈现出一幅战争与革命并存的状态;由于俄国是一个军事的封建的帝国主义国家,各种社会矛盾更是错综复杂,国内的、国际的,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风云突起的形势使俄国革命条件比西欧其他各国更加成熟了;在一批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推动下,出现了超乎马克思原来所预想的结局,俄国新形势下的目标任务却缺失一种正确的理论指导。在历史关头,列宁虽历经千险,却挺身而出,充分利用一战带来的有利条件,勇敢地肩负起了历史的使命,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应用于俄国革命具体实践,提出并回答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可以“一国首胜”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从而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列宁主义阶段,使整体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与时俱进的跨越,并发挥出其立国建国的实践功能,就这样列宁主义使世界在欧洲矗立起了一个拥有巨大国土面积的社会主义,她在理论和实践上为人类社会发生历史性裂变,尤其是为欧洲无产者争取独立自由作出了巨大贡献。毛泽东曾专就此作出概括说:“列宁主义学说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哪些方面发展了呢?一、在世界观,就是唯物论和辩证法方面发展了它;二、在革命的理论、革命的策略方面,特别是在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政党等问题上发展了它。列宁还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学说。从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开始,革命中间就有建设,他已经有了七年的实践,这是马克思所没有的。”充分说明列宁主义的新发展,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其理论原则和基本方法根本上来自于马克思主义,但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些理论原则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基本内容,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谋求解放具有极其重大的指导性价值;当她传播到了中国,经过中国先进分子的解读和实际运用,在中国的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学生运动、妇女运动中,在腥风血雨的革命战争和根据地建设中,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民族战争中,逐渐发展,成熟了“中国化了”的思想理论——毛泽东思想;所以列宁主义既是我党的理论脉源又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时的“中流”,是造就我党理论的源和流所具有的双重功能,对“中国化了”的作用巨大。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既是脉源,又是“中流”

下一篇: 既是脉源,又是“中流”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