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课程作为财会类专业的一门课程,在各中职、高职和本科院校的财会类专业中都有开设。但是课程教学效率和效果普遍不是很理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授课方式枯燥,学生难以接受。对于高职高专的会计专业学生,理论学习能力较弱,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动手能力较强(潘念萍,唐锋 2018)。在教师独台戏的财务管理课程上,很多学生难以支撑45分钟,一般在持续十几分钟就要睡着了,对于教师所授知识吸收有限,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和效果。如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体现以学生为主的课程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就显得很必要和关键,来改变现有的局面。
(二)没有合适的教材,内容编排不合理。严重制约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且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和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课程等在很多方面都存在重叠和重复讲解的过程,影响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如何优化教材,将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及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等内容结合企业需要,进行重新编写的诉求显得尤为紧迫。
(三)课程被重视程度不够。虽然是专业必修课,但是开设的课时比较少,教师以赶进度的速度能够在一个学期勉强讲完相应的知识点,而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又较差,教学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课程就形同虚设了(黄瑞 2016)。再加之学生毕业时一般都去中小企业,一般在工作之初,也不会涉及到财务管理方面的内容的应用。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有部分学生就直接选择放弃这门课程的学习和投入,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学生对于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问题是分析和解决问题严重偏弱的问题(王建峰 2016)。
(四)纯理论讲授,实训内容偏少。课程更多的偏向理论,很少涉及财务管理实训内容。纯理论教授,没有安排财务管理实训课堂,不利于学生及时对课程相应知识的消化和吸收(戴娟萍 2015)。不能很好地将学生在课堂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应用深化,学生不能从实务层面感知知识的应用场景和应用技巧,并快速将教师在课程上吸取的知识淡忘,并逐渐遗忘,不利于培养学生应用财务管理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马元兴 2008)。
(五)未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块化分工教学不足, 大多数院校依然是一个教师负责一门课程到底。会计类专业在近年来的生源火爆,各高校会计类专业班级都比较多(熊磊2015)。在开设《财务管理》课程的学期,大多每位教师负责一个班级《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任务。不同教师之间缺乏必要的研讨和共同备课的有效沟通(谢英姿 2013)。各教师一个人完成一门课程的讲解,由于时间和精力比较有限,对于财务管理每部分内容的呈现就大打折扣了。
(六)课程团队的支撑作用没有发挥出来。财务管理课程都是各自为战,没有团队意识,导致课程建设很累、效果不佳(张爱辉 2013)。如何组建课程团队,以团队力量来建设课程,将课程分模块进行分层次教学,充分发挥团队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而财务管理课程恰恰缺了这部分内容,没有团队意识,从而导致效率低下,还得不到学生的认可(仲春梅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