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庆假期期间,除了观看国庆70周年阅兵仪式,很大一部分人还把观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作为欢度国庆的一项重要仪式。仪式是一种维持社会秩序与稳定、并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常常在固定的空间与时间内进行。而电影与仪式相似,在固定的空间与时间内观看指定的影片。因此,观看电影会给观众一种仪式感。而国庆70周年这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时间节点,作为拥有强烈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中华人民,我们常常会选择以某种特殊的仪式来庆祝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而国庆献礼片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便很好地满足了大众的这一社会行为的需求,于是《我和我的祖国》的大众观影行为愈加的仪式化。
看电影不是一种个体化行为,而是一种集体与社会化行为。处身于电影院中,随着影片情节的进展,观众会不时地表示一种共同的反应,体验着某种共同的情感。尽管电影院里观众的身份不一,但电影不仅能唤起他们共同的情绪波动,而且能够在内心深处,激发他们对共同关心的问题的反应。在这个意义上,电影的观赏就是一种文化仪式。电影创作的十二方针“历史瞬间、全民记忆、迎头碰撞”就显示该电影足以激发观众爱国情感的情绪共鸣。走进电影,与影厅的观众一同观看电影中的故事,体验小人物与国家发展的羁绊,在观影的过程中瞬时激发对祖国的自豪与热爱并无声表达释放,这个过程便是在这个国庆国民的一种文化仪式。
不仅如此,完成观影的观众影响尚未观影的观众,主动的观众影响尚无观影欲望的观众,无论是由于沉浸媒介,还是从众心理。在互相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大众加入《我和我的祖国》的观影活动,完成这一文化仪式,形成全民的国庆狂欢。这也是电影两次密钥延期的原因。一是表示对该电影的高度评价与推荐,对票房影响其实不大;二是通过这一主旋律电影让国民完成国庆的文化仪式,弘扬爱国精神,提升民族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