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新人文教育的多维向度
 
更新日期:2020-08-13   来源:   浏览次数:15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新教育的理念,最初源自于19世纪占据西方主导地位的欧洲新教育思想,19世纪末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以及20世纪初以陶行知为代表的中国新教育改革运

 
 “新教育”的理念,最初源自于19世纪占据西方主导地位的欧洲“新教育思想”,19世纪末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以及20世纪初以陶行知为代表的中国“新教育”改革运动。上述各个流派对于“新教育”的解释观点虽不尽相同,但都具有一个共性:崇尚个性发展,提倡科学民主,注重学习的生活化和社会化。新教育学派核心教育理念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这些教育思想和运动的熏陶,但更重要的还是源自于朱永新会长与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如一日的共读共写共生活,以及他个人勤奋思索、耕读不辍且勇于创新的超强读写技能。“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是新教育的根本,是所有新教育人的初心所在和立教之基。2018年朱永新在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上发表了“人文教育的当下与未来”的演讲,介绍了新教育实验远离功利和实用,贯彻以民主为核心的人文精神(人文思想)的教育特征,阐述了新人文教育的目标是为个体谋幸福、为社会求和谐、为国家谋富强、为人类进步求福祉。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处在动态发展系统中的概念。朱会长的人文教育观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一)人文精神(Humanism)的教育。人文精神也被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的情怀,是一种关注人生真谛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既关心他人、关心人类的命运,也关心文化、关心人类文明。它张扬人的个性和主体精神,执著探索自由、平等的人类理想和自我实现的生存意义等。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教育的灵魂,它决定了教育的使命、目标和标准。20世纪初教育哲学的几个重要流派,诸如民主教育、永恒主义、要素主义等都强调教育要重视人文,要把人类永恒的东西、人类的经典、人类的不懈追求,传递下去。 新教育学派“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3]P156 的教育理想内涵丰富:既有主体性教育,即以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主的三观教育,也有民主教育、个性教育、人格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成分。教育的初衷,应该是让受教育者成为一个有精神内涵的和谐发展之人,所以朱永新说,“对新教育实验而言,个体生命和共同体生命的良好状态,是一个绝对的原点。而倡导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就是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这种良好的生命状态。我们把他作为新教育实验学校的立校之魂、兴校之本、强校之基。”新教育人集体承诺的五大方面的教育价值观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认同新教育实验理念,恪守新教育人的理想、公益、田野、合作精神。2007年11月24日,江苏省教育学会新教育实验研究专业委员会在江苏海门成立,朱永新作了《新教育精神》的讲演,倡导追寻理想的执着精神(理想主义),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质朴精神),共同生活的合作精神(对话交流),悲天悯人的公益精神(无私情怀)。 这四个方面正是新教育实验所追求的“新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
新教育实验高度珍视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肯定和塑造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培养健康、善良的生命,活泼、智慧的头脑以及丰富、高贵的灵魂,彰显并保护人的生命、权利和尊严,鲜明体现出“新人文教育”的特质,我们把它简称为“新教育”。
(二)人文学科的教育。人文学科是以观察、分析及批判来探讨人类情感、道德和理智的各门学科和知识的总称。不仅仅是中文(语文)学科的教育,像哲学、历史、政治和艺术、地理、文化等都是人文教育的核心学科。德育的关键是培养德性。德性的养成跟知性的养成有关,但仅仅用培养知性的方法来养成德性还不够,还要通过大量的活动,诸如演讲比赛、读书比赛、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来锻炼技能,培养能力,培养德性,更培养人文精神。才艺能够丰富一个人的精神世界,而丰富的精神生活对德性发展有好处。新教育实验将才艺看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努力给孩子们提供各种艺术熏陶的机会,设置有儿童课程、理想课堂、教师专业发展三大课程。从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角度来评测课堂效率,新教育实验确立了理想课堂“六纬度”:参与度(主体)、亲和度(情感)、自由度(生态)、整合度(知识)、练习度(实践)、延展度(生活、生命),既使学生享受学习,又促使教师体验挑战。从教师的教学过程反思课堂,2008年7月11-13日浙江苍南举行的新教育实验第八届年会年会提炼出理想课堂三境界说:第一重境界是以传统“目标--策略--评估”为基准并有所创新的有效教学框架;第二重境界重在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真正实现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互动的深入对话;第三重境界则讲个性与求境界相融中的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间的深刻共鸣。“六维度”和“三境界”,如经线和纬线,编织出新教育充满活力、情趣与智慧的理想课堂。新人文教育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新人文精神的师资队伍,他们研发了融语文、哲学、历史、地理等学科为一体的大人文教育课程,推进以合作探究为形式的人文主题学习,探索家庭学校社会合作的新人文教育模式,有效通过阅读、对话、写作和践行涵养了学生的人生智慧,帮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走过近二十年的历程,新人文教育在培养民族精神和提高民族整体人文素养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了扎实的教育根基。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新人文教育的多维向度

下一篇: 新人文教育的多维向度

 
相关论文导航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