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经济 » 正文
“喜马拉雅”FM的发展及营销策略分析
 
更新日期:2020-08-18   来源:   浏览次数:136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发展状况喜马拉雅组建于2012年8月,其移动客户端喜马拉雅APP于次年3月上线。该平台在两年内完成了2轮高额融资,为其成为国内目前发展规模最大的在线

 
 1. 发展状况
“喜马拉雅”组建于2012年8月,其移动客户端“喜马拉雅”APP于次年3月上线。该平台在两年内完成了2轮高额融资,为其成为国内目前发展规模最大的在线移动音频分享平台,奠定了坚实的资金基础。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将移动互联网和电台类音频类产品进行有机结合,并在此基础上添加了“社交”因素,使得音频类产品成为了近期兴起的知识付费承载体。经过对“比达咨询”监测2018年6月之前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喜马拉雅”FM在电台类软件中活跃用户数以8068.8万人位列第一。如《郭论》的播放量(“喜马拉雅”独创的人文知识类节目),截止2018年9月13日累计播放量就超过了4000万。
“喜马拉雅”FM从2012年成立到2017年12月份,喜马拉雅FM上线仅五年时间,日均活跃用户高达3000万以上,月均活跃用户到达了7000万以上,应用商店畅销总榜单排名第五,同类应用排名第一;在用户占比方面,以2017年6月到2017年10月,将“喜马拉雅”与荔枝、蜻蜓、企鹅、考拉这些音频行业中表现较为突出的app相比,“喜马拉雅”FM的月度用户占据了有声音频行业的比例超过了60%,并呈现出稳步上升趋势。在2018年,该平台的累计用户超过了4.8亿,付费用户超过了3500万;喜马拉雅作为典型的知识付费app,它的“月活跃用户”2018年6月统计一年内增长了3197万用户,而“知乎”增长了1502万用户,“得到”增长了212万用户,“喜马拉雅”的增长数量远超“得到”和“知乎”。“喜马拉雅”不仅在用户量方面处于突出位置,而且在产品数量和质量上也居于领先地位。根据新知榜2018年度总榜top50中各平台上榜课程数占比可知,仅“喜马拉雅”就上榜了27个课程,而且还拿下了新知榜总榜的前二名,即《蔡康永的201堂情商课》和《耶鲁大学陈志武教授的金融课》。
2. 营销策略分析
相对于其他的知识付费平台而言,喜马拉雅能取得目前的成功,首先在于它能够结合自身的优势适时采用相适合的营销策略,其次是它的平台营销策略能够紧密地根据市场的变化而进行充分的调整。喜马拉雅在积极应用各种营销策略的同时还能够结合中国音频市场的现状进行创新,这些措施大大增加了喜马拉雅的市场竞争力,成为了音频行业的领先者。这一切归根于“喜马拉雅”将知识产品和营销两个方面牢牢抓紧,共同促进。
分析它在营销策略上进行的创新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作为电台而言,“喜马拉雅”FM拥有海量丰富的内容,以点播的方式,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对知识内容进行筛选,这使得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得到了满足;二是改变了阅读的方式,它使得阅读不再只是看书,而是将看书变为听书,更大程度上丰富了用户的感官需求;三是对于用户而言它还是一个创业的平台,在形式上它相当于声音的“淘宝”,在内容上,它将知识内容作为创业的资本,在程度上,相对于其他创业种类而言,它属于微创业,因此这种创业方式的风险系数就相对较低;四是对于用户而言,它既是收听节目的音箱也是录制节目的麦克风,它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将互联网和音频设备相连接的桥梁,它将内容、设备、渠道与用户联系在了一起;五是在教育培训方面,相对于其他教育机构而言,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一种可以随时随地快乐学习的轻教育,它丰富了教育的方式和内容,它真正做到了快乐的教与快乐的学,它使得二者之间达到了相适应、相和谐的境界;六是它将付费与免费相结合,在喜马拉雅FM上有着多样的付费与免费相结合的模式,比如一部节目,前半部分是免费的而后面部分是付费的;其中部份的产品VIP会员免费等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模式,最大程度上的拉近了付费与免费之间的距离。
在知识产品上,“喜马拉雅”在知识种类和内容上所涉及的领域可以说是全面和立体的,并且在知识传播上真正做到了全方面的覆盖。它在不同的知识类型上都有所涉及,不论是文学还是非文学如直播、广播等凡是可以用耳朵传播的知识可谓是应有尽有。
在营销上,“喜马拉雅”根据市场的变化积极调整平台的营销策略。为了提高用户的使用感、促进平台的个性化建设,“喜马拉雅”结合了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根据用户的播放记录和选择的喜好进行个性的定制。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喜马拉雅”FM的发展及营销策略分析

下一篇: “喜马拉雅”FM的发展及营销策略分析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