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政治法律 » 正文
新时代斗争精神的核心意涵及其基本特征
 
更新日期:2020-08-18   来源:   浏览次数:27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新时代斗争精神的核心意涵自强不息和敢于斗争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斗争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表现,并各自发挥了巨大的

 
 (一)新时代斗争精神的核心意涵
自强不息和敢于斗争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斗争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表现,并各自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表现为“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大无畏的斗争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表现为“解放思想、敢闯敢拼、自我革命”的斗争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入新时期,面临着许多新的历史特点、新的历史境遇,立足于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更要突出强调斗争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扬斗争精神的重要论述是当前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伟大斗争、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重要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引。其内涵有四个方面:坚定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的政治品格、统揽全局的战略思维、极高的斗争本领。
1.坚定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中国共产党能够历尽苦难而淬火成刚,归根到底是其始终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一个政党有了远大的理想追求,就会无坚不摧,就能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一名干部有了坚定的信念,就能站位高,就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核心,决定着人的方向和立场、决定着人的言论和行动。 “衡量干部是否有理想信念,关键看是否对党忠诚”。新时代伟大斗争胜利的关键在党,党员干部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就很难始终如一地对党忠诚,就很难在具有许多新挑战新矛盾新问题的现实和重大考验面前站稳脚跟。即建设一支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首要的是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忠诚干净担当,才能不惧任何挑战,在新时代的奋斗事业中经住各种风浪考验。
2.勇于担当的政治品格
是否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最能体现一个干部的党性和作风。进入新时代,一方面,我们的国家所面临的形势跟比以往相比,更加复杂、更加艰巨。另一方面,我们面临的党员队伍中“能力不足、‘本领恐慌’”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究其根本,是缺乏主动担当的精神,这就致使部分党员干部对形势脉不准,在矛盾面前,不善于斗争,更不敢斗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受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在实现伟大历史使命的进程中,思想保守、等待观望、畏难退缩以及怕担风险的干部是要不得的,是没有政治品格的,对党和人民的事业也是有害无益的。只有党员干部积极主动作为,以极强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用长远的眼光和世界格局谋划事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披荆斩棘,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积极干事创业,才能升华人生境界,才能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旨,才能无愧于人民群众的信任。
3.统揽全局的战略思维
我们的党所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在前进的各个阶段必然避免不了遇到许多新矛盾新问题,这些新矛盾新问题,既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领导干部要有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对潜在风险有科学预判,知道风险在哪里,表现形式是什么,发展趋势会怎样。”[2] 因此,准确认识并且能够科学研判形势,是赢得新时代伟大斗争的重要前提。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是坚守人民立场、坚持民主法治原则、守住社会稳定和世界和平底线、根据各个领域具体矛盾采取灵活方式的斗争,是统揽全局的斗争。在国内,深刻理解历史使命、历史境遇,把握斗争要求,在同重大矛盾做斗争时,坚持增强忧患意识和保持战略定力相统一、坚持战略判断和战术决断相统一、斗争过程和斗争实效相统一,根据形势需要,把握时、度、效,及时调整斗争策略。在国际形式上,“形势判断得正确,举措谋划科学,才能掌握斗争的主动权,在斗争中赢得先机。”[3]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维逻辑高度辩证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做好随时可能斗争的准备以及斗争时必胜的决心和自信心。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新时代斗争精神的核心意涵及其基本特征

下一篇: 新时代斗争精神的核心意涵及其基本特征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