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师资严重不足
师生比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幼儿园教师数量是否充足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充足的幼儿园教师队伍是确保幼儿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的前提。《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明确规定全日制幼儿园类型中全园教职工与幼儿比为1:5~1:7,而广东省2017年师生比为1:15,远不及规定的标准,说明目前广东省内幼儿园呈现师资严重不足局面。而这个局面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幼儿教师工作量增加,工作压力加大从而产生职业倦怠感,这也是目前民办园幼儿教师流动性高的原因之一。
(二)教师专业素质低
1、学历层次低
幼儿教师学历是衡量民办园幼儿教师队伍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可以反映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发展的潜力和空间[6]。据教育部2018统计数据显示,广东省幼儿教师学历偏低,以专科和高中层次为主,其中专科层次占比65.17%,高中层次占比19.15%,超过8成低学历幼儿教师给学前教育事业质量造成一定挑战;本科层次较少,占比14.63%;研究生以上层次极少,占比0.19%,表明广东省目前面临着本科以上学历幼儿教师结构性缺失困境。
2、未有职称占多数
专业技术职称也是幼儿教师队伍质量的衡量指标之一,它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领域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总体来看,尽管普惠性政策的渗入后,民办园幼儿教师职称评定机会依旧匮乏,无职称教师居多。2018年统计数据显示,广东省幼儿园未定职称的幼儿教师多达273120人,占比85.06%。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超8成的教师无职称?一是我国还没有独立的学前教育职称评定制度,二是普惠性民办园幼儿教师对于职称评定概念模糊以及职称评定信息滞后。
(三)教师工资待遇低
工资待遇是满足教师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根本来源,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幼儿教师在整个教育行业中的职业吸引力和地位,可以作为衡量幼儿园教师队伍稳定性的一个指标。过低的工资待遇水平是大部分民办园幼儿教师迫于生存压力和社会体面感压力而离开学前教育行业的主要原因。目前广东省一些偏远城区的普惠性民办园幼儿教师的月工资只有2000-3000元左右。这表明民办幼儿园普惠公益性发展后,尽管获得了政府一定财政支持,但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依旧偏低,既无法同公办幼儿园相比,也无法同小初高中教师比较,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这暗示政府和相关部门亟需改进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工资分配和福利待遇制度。
(四)教师工作压力大,职业倦怠感高
普惠性民办园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两个:一是民办园普惠性转型后,幼儿生源增加,出现了师生比严重不足的局面,工作量的骤然增加;二是“亲师矛盾”的加剧。近年来幼儿园“虐童事件”集中化被媒体披露,导致家长对幼儿教师产生信任危机,而家长的怀疑和不配合加重了幼儿教师的工作量和困难度,无形中也加剧了幼儿教师的工作负面情绪,进而出现较高职业倦怠感,最终导致幼儿教师教学质量低下,影响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优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