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进程中存在以下难点问题。
(一)办学条件难点问题
1.寄宿生活设施落后
宿舍拥挤、脏乱差严重。一间宿舍住12-14名学生,夏天只要一把电风扇,房间太热无法入睡;人多洗澡等待时间长,宿舍水泥地面都是泥浆水,冬天没有热水洗澡。上厕所不方便卫生条件差。床架不太符合学生睡觉安全,有学生晚上睡觉从上铺掉地面。
食堂小、运动场地少、功能室空。学校食堂偏小要轮流吃饭,冬天经常吃冷的饭菜;体育活动场所太少,800多人的寄宿制学校大概有两个蓝球场,200米煤渣跑道,露天乒乓球水泥台,没有羽毛球、足球等场地;图书馆、电教室、心理咨询室等有场地无内容。
2.缺乏专业宿管人员
乡镇寄宿学校学生主要由学校教师兼职管理。大多数学校没有医务人员,心理教师也是兼职的,甚至没有参加过心理咨询培训,安保和后勤人员不够;生活教师人数不足,有时男生活教师还要指导女学生,生活教师没有职称和编制,临时工观念严重,工作往往简单粗暴,缺乏指导生活的专业技能和精神。
寄宿制学校教师不仅要承担正常教学工作,还要负责寄宿学校学生的生活和安全,许多教师感到工作压力特别大,教师教学工作和自身健康也受到影响。
(二)教师队伍建设难点问题
1.教师年龄偏大
乡镇寄宿制学校教师队伍年龄普遍偏大。51受访乡镇寄宿制学校教师平均年龄接近50岁,仅有7所学校50%以上教师年龄小于40岁。教师年龄大对职业的热情更容易产生倦怠感、更难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要求,年龄代沟可能会让师生之间沟通交流工作更困难,教师队伍年龄偏大会影响乡镇寄宿制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效果。
2.队伍建设失衡
乡镇寄宿制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失衡,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师比失衡。 51所乡镇寄宿制学校生师比,近1/3生师比偏大,比值超过国家13.0的基本要求,23.5%的学校生师比偏小,比值低于9.0以下,乡镇寄宿制学校日常教学工作,出现教师不足和盈余现象。
二是专业结构失衡。信息技术及音体美特殊专业教师缺乏,心理辅导员和医务人员尚未列入编制范畴,这些专业性教学和教辅工作对寄宿制学生健康成长会产生影响。
三是教师学习机会失衡。乡镇寄宿制学校教师学习机会偏少,教师个体的学习机会也不均衡,教师专业成长必然受影响。
(三)寄宿管理缺乏合作
寄宿生日常生活、学习等方面,学校、家庭等监管人之间缺乏必要沟通,对寄宿生的管理没有形成合力,寄宿制学校对其他类型的监护人在学生管理方面缺少指导和引领,乡镇寄宿制学校学生健康成长或多或少受到影响。
1.监管人缺乏教育技能
寄宿制学校学生监管人有母亲、父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亲戚或其他关系人员,这些与学生有不同亲近关系的人员,如何利用亲情友情关系指导寄宿生知情意行,这就要求这些不同身份的监管人具有基本的家庭教育技能。但在对寄宿生日常学习、生活以及行为的监管中,不过问或责骂的方式方法比较多,表扬、鼓励、帮助以及支持的比较少。简单粗暴的家庭教育影响寄宿生健康成长,监管人要承担对寄宿生的监管责任,必须掌握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技能。
2.寄宿生缺乏成长指导
寄宿生一日三餐吃饭不规律、饮食营养不科学、在校生病不治疗,心理问题不咨询等,乡镇寄宿制学校学生缺乏健康成长基本指导。大多数乡镇寄宿制学校寄宿生课余生活单调,没有培养生活兴趣的相关活动和基本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