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空间生产理论
《辞海》将“空间”定义为“物质存在的广延性”,“与‘时间’一起构成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1974 年,法国著名城市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亨利·列斐伏尔创造性地提出“空间生产理论”,指出空间生产就是空间被开发、设计、使用和改造的全过程,其实质是自然的“人化”过程,空间是生产的,具有社会性,同时又反过来内在关联着人类行为和社会行为的动态实践过程,并开创三元分析框架,指出空间的实践、空间的表征、表征的空间辩证统一关系。空间的实践指感知的空间,如道路、建筑、植被等,承载着社会个体与群体的行为。空间的表征指构想的空间,是政府官员、规划师、专家设计的空间,代表统治的工具,通过政策、制度、规划、符号等形式体现出文化与意识形态。表征的空间指居民和使用者生活的空间,指人们生产、生活中结成的社会与情感联系空间,空间受多种意识形态和生产关系驱使而不断解构重构,包含着渐进式的社会关系建构过程。同时,在空间生产的过程中,利益相关者为了共同的发展目标,会相互合作,共同建构地方空间,推动空间变迁和重构。
2、文化景观重构
“重构”是因系统构成要素出现分异难以正常运行后通过对系统结构的重新构架实现系统根本性转型的方法论。文化景观重构是精英、政府、普通民众等行为主体基于文化景观系统各要素的变化,通过整合和配置等手段,对构成要素施加影响的过程。目前研究主要侧重于利用空间句法、GIS 等定量统计以及访谈法和逐级编码等质性研究的方式,展现景观在演变过程中的特征、格局以及驱动力。陈慧灵通过问卷调查、认知地图以及深度访谈等方法获取一手资料信息,在此基础上,运用相关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乞巧文化景观重构的过程、表现、机制、意义以及影响。王林认为在工业经济和民族旅游发展背景下,房屋建筑、民族服饰、语言文字等文化景观被重构,这个过程是经市场检验不断提升、完善的“文化重构”过程。谢菲证明花瑶挑花文化情境的变迁与重构过程映现了历史过程中文化主体与社会生活实践的互动关系,王丹认为文化景观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就是空间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