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席勒赋予美育以解放人性的意义,即美育可以充当感性与理性的桥梁,使人成为在感性和理性方面都和谐发展的“完全的人”。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精力充沛、感觉敏锐、想象力丰富,他们通过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教育活动,培养和提高感受美、鉴赏美、挖掘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同时,树立正确的审美主张、发展高尚的审美理想,进而影响学生的整体精神面貌。此外,这一时期的学生性格尚未定型,极易出现情绪不稳定、意志力薄弱等问题,美育可以消除焦虑、忧郁等消极情绪,促进其身心健康。
在具体实施学校美育提升行动中,首先要遵循以美育人、寓育于美、以美导善的原则,在自然、社会、艺术等美的形象中唤起学生的情感和共鸣。大自然变幻莫测,通过美育引导学生从绚丽多彩的风光中感受到勃勃生机,在突如其来的电闪雷鸣中震撼心灵;现实社会中美善的人、美好的环境、华美的产品、美好的生活,以形象性、情感性与伦理性的统一增加了学生生活的情趣;以情动人的艺术更能引起共鸣,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中按照美的规律磨练人性、培养高尚的情操。其次,要采取寓教育于美的路径传递人类的审美经验,帮助学生逐渐取得越来越敏锐、越来越精细的审美能力。如,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开展校园艺术活动、结合地方文化设立艺术特色课程、引导学生了解世界优秀艺术、增强文化理解等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