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民族“非遗”学校教育的“供需侧”分析
 
更新日期:2020-08-27   来源:   浏览次数:17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供给和需求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供给既能满足需求又能创造需求;需求反过来催生供给,甚至倒逼供给。与此相对应,供给侧和需求侧是相伴而生

 
 供给和需求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供给既能满足需求又能创造需求;需求反过来催生供给,甚至倒逼供给。与此相对应,供给侧和需求侧是相伴而生的,是社会发展的“一体两面”,供给侧是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社会实践活动,指向生产;需求侧是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活动,指向消费。因此,在民族“非遗”学校教育中,供给侧指的是民族“非遗”文化的供应方,包括学校、教育工作者、学生、非遗传承人等,需求侧指的是民族“非遗”文化的需求方,主要包括学校老师、学生。
(一) “需求侧”在民族“非遗”学校教育中的体现
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是经济领域中产生有效需求的两大基本要素。即当个人或群体产生购买欲望,并具备相应的支付能力时,有效需求便会产生。同理,在民族“非遗”学校教育中,当学校师生对民族“非遗”文化产生认知欲望,并且拥有获取民族“非遗”文化的能力时,其便产生了对于民族“非遗”的需求。随着全球化发展,多元的文化冲突容易致使学生对于文化选择的出现困惑。对于民族地区学校而言,民族文化对民族地区群体的塑造性。受各民族文化独特性的影响,民族地区群体也因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场。“非遗”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特殊的历史发展的文明,其中的文化逻辑与民族地区师生的文化心理场相对应契合,正是这种一致性激发了民族地区师生对于民族“非遗”文化的认知欲望。民族“非遗”凝聚着各个民族文化的精华,然而,其只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冰山一角,因此对于非民族地区学校而言,中华民族深邃的文化魅力同样刺激其对民族“非遗”文化的认知欲望。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畅通了民族“非遗”学校教育的传播渠道,各地区学生师生已具备足够的获取民族“非遗”文化能力。在马晓娟对青海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调查中了解到,截至2017年,青海民族地区已经建成校园网的学校达75%,还有20%的中小学计划在未来2—3年内建设校园网,到2020年,青海民族地区将有95%中小学拥有校园网。
综上两大元素,学校教育对“非遗”文化的需求充分体现了“需求侧”理路。因此,民族“非遗”学校教育应从民族地区师生的文化需要出发,动员全体师生员工一同参与“非遗”文化的遴选,将优质的、符合时代需求的“非遗”文化元素引入校园,融入学校教育理念和特色建设之中。
(二)“供给侧”在民族“非遗”学校教育中的体现
相对于“需求侧”而言,在学校场域中,民族“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更多地在“供给侧”一方,“供给侧”对于 “非遗”文化的分配、监管和评估占有绝对的优势。各学校根据其自身的教育特质,总结若干民族“非遗”文化呈现方式,开展民族“非遗”文化教育。如通过制定民族“非遗”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开发民族“非遗”文化课程、编写民族“非遗”文化教材,培养教育工作者 “非遗”文化素养,打造民族“非遗”文化教育骨干队伍;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活动、环境创设、学校网络平台供给学生民族“非遗”文化,提高学生审美水平以及文化素养,满足其与日俱增的文化需求并创造新的需求,以形成供给侧和需求侧的良性互动。民族“非遗”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将“非遗”优秀文化转化为学校师生的意识和实践行动,从而实现民族文化自觉。要达成这一目的主要依靠“非遗”优秀文化对师生的方向引导以及对“非遗”文化内容的界定。而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学校师生的文化需求处于动态之中,若以需求引导供给,供给往往滞后,其有可能偏离其方向引导的应有使命,所供给的内容也因此容易失去有效性;若以供给牵引需求,发挥民族“非遗”优秀文化的元素的指导作用,所供给的内容则更具前瞻性,利于培养学校师生的文化认同意识。因此,对学校师生的优秀“非遗”文化供给必须把重心放到供给侧。而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导民族“非遗”学校教育集中体现为:增加有效民族“非遗”文化供给,去除无效的供给,提高供给质量,处理好学校师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最终促进民族“非遗”学校教育的发展。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民族“非遗”学校教育的“供需侧”分析

下一篇: 民族“非遗”学校教育的“供需侧”分析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