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9月习总书记第一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和地区完成建设项目营业额累计超过4000亿美元。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承保与支持“一带一路”累计超过6000亿美元,中国金融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项目融资累计超过4400亿美元。
过去的六年,“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投融资的主要特点就是政策性金融先导驱动。比如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还有国家开发银行,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央企、国企率先,同时一大批民营企业也陆续随之投入“一带一路”项目当中。显然,政策金融体系在“一带一路”项目建设中发挥着重大的先导作用。但过去的六年,也让中国建设企业过于依赖于传统的政策驱动投融资模式(EPC+F:交钥匙承包建设+协助投资方融资)建设“一带一路”,也更习惯于只融不投,避免因为投资风险而影响其财务报表或银行授信。但随着近年以央企、国企为主建设了近百个海外工业园区,这些工业园区聚集了大量的民营企企,他们充当了境外投资的主力军,正是民企的深耕细作,项目所在国政府也尝到了吸引外资的甜头,间接推动了他们改变以往政府债务投融资的传统模式,纯粹的只融不投的建设项目资源越来越稀缺,大量海外建设项目现今已要求中国建设企业既投又建且营。传统建设项目投融资模式也随着工业园区的兴盛而逐渐完成其先导驱动的历史使命并将逐渐淡出“一带一路”建设项目市场。然而据亚洲开发银行预测,到2030年仅亚洲基础建设项目投资需求将高达26万亿美元。在这种趋势下,市场需要中国建设企业作出更敏捷的反应、更多的角色改变,需要从单一的EPC建设服务商向“投建营”的综合角色转变,兼顾承担投资方、融资方、建设方、运营方等多重的身份与职责。
在“一带一路”战略持续深入推进之中,中国建设企业应如何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改进与创新投融资模式是否是其必由之路?本文将对传统投融资模式进行系统梳理、分析与思考,并提出改进与创新的若干措施,期望对于中国建设企业在“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深耕海外能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