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网络民族主义的文献综述
 
更新日期:2020-08-28   来源:   浏览次数:25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我国的网络民族主义最初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出现时,大多数学者认为是网络+民族主义的有机结合,是民族主义思潮在网络时代的最新表现,它以网络为平台,

 
 我国的网络民族主义最初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出现时,大多数学者认为是“网络+民族主义”的有机结合,是民族主义思潮在网络时代的最新表现,它以网络为平台,获取表达渠道与实现既定目标(罗迪、毛玉西,2006年)。2003年李慕瑾在《国际先驱导报》的报道中提到:以网络为“根据地”,集结志同道合者并采取反对日本右翼的具体行动可称为“网络民族主义”,这个概念第一次被正式提出。2009年卜建华、赵金亮将网络民族主义定义为:在互联网上,中国人显性或者隐性地表达民族主义情绪和思想,传播和制造民族主义情绪和言论的行为。主要表现为以宣扬和维护中华民族利益为出发点,以互联网为依托,以表达民族情感和扩大其影响的网上互动为形式,并试图以此来影响政府决策的行为。2012年曾润喜、刘斌、张毅指出,网络民族主义运动实际上成为中国当代青年“新政治”的表现形式, 构成了中国情境下的政治自我的重要延伸。本文将网络民族主义定义为:当下青年人针对某一特定社会事实(尤其是政治事件),依托网络社交平台自发组织虚拟社群,借助新型符号,如表情包、饭圈符号等,表达民族主义情绪及立场,试图对外传播自身观点、意见和倾向,并以集体行动力影响国内外政府决策及态度的行为。
网络民族主义的出现往往被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日、中美之间发生的一些矛盾引发了中国网民带有民族主义情绪的讨论。1999年中华网“强国论坛”建立被认为是网络民族主义活动固定化的重要标志,1999年也成为“网络民族主义的发轫年”。有学者总结了网络民族主义行动者的历史脉络所呈现的三次浪潮(王洪喆、李思闽、吴靖,2016年)。三次浪潮均带来学界的研究热潮,网络民族主义以特定社会事件为由而发起的特征,体现在学界的研究轨迹中。2006年发表的两篇论文是学界研究的开端,与2005年中国民间自发的“反日入常”签名这一行动具有相关性。2010年出现的第一个发文量峰值,与2010年世博园踩踏事故引发“魔兽世界”贴吧发起反韩流爆吧行动的“六九圣战”相关。2016年出现的第二个峰值,与同年1月份台湾艺人周子瑜事件所引发的“帝吧出征”事件相关。三次研究高峰与网络民族主义事件呈现高度正相关,可见,典型性事件是研究观察的最佳剖面。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网络民族主义的文献综述

下一篇: 网络民族主义的文献综述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