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农业科学 » 正文
基层农技推广的对策和思考
 
更新日期:2020-09-01   来源:   浏览次数:45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近年来,我国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对比发达国家,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我国农业化肥农药投入量大,科技投入低,现代化程度还不高。要改变这种现状,走

 
 近年来,我国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对比发达国家,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我国农业化肥农药投入量大,科技投入低,现代化程度还不高。要改变这种现状,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知识的更新和科技的支撑必不可少。对于基层农技推广来说,建立健全一套科学有效的推广体系,培养造就一只高素质的推广队伍和善于接受乐于配合的农业从业者尤为重要。
1建立健全科学推广体系
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占有面积仅一亩左右,中低产田占比达80上下,可借鉴学习同为人多地少的日本农业发展模式:通过改良土壤,优化品种,来提高土地产出率,促使农业生产向优产、高产方向发展。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实现更好更优的发展,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就是重中之重。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健全科学的推广体系,以政府为主体,企业、农民、社会多元参与,讲究实干,着力创新,确保农技推广的经费到位和科技成果的及时推广应用。
2.培养造就高素质推广队伍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是基层农技推广的主力军,其自身素质直接关系到科技成果的利用转化。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普遍存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人员流失等问题。要使科技能真正的落地生根,顺利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必须有一批掌握先进知识的高素质的农技推广人员。完善基层农技人员分级分类培训机制,对全国基层农技人员进行脱产业务培训;鼓励支持在基层农技人员通过脱产进修、在职研修等方式提升学历;通过“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培养方式,吸引具有较高素质和专业水平的青年人才进入基层农技推广队伍。
3提升农民素质
农民活跃在生产一线,是基层农技推广直接受众,对农技推广的认可接受配合对直接关系到推广成果的转化。我国农民由于自身文化素质的局限,看问题的长远性、对新事物的接受度都比较欠缺,因为对于农技推广的配合度也就比较低。这严重影响了推广的效果,阻碍了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提高农民素质,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并形成常态化的培训机制;合理设置培训形式和课程内容,采取课堂田间、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是培训做到有的放矢;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继续推进职业农民教育培训。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基层农技推广的对策和思考

下一篇: 基层农技推广的对策和思考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