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是培育人才的摇篮
“人才”这个词看似简单,其实背后有深意。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指出,人不是单个的抽象概念,人具有社会性,其本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合。换句话说,人只有在社会生产、生活中,与他人及周围环境形成一定得关系,并在这种关系中,按照一定社会道德、法律规范正确处理与他人、社会、国家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有能力付出社会需要的劳动,并获得相应的报酬得以生存时他才能称作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人。因此作为培养人才的大学其首要的教人目标应锚定在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扮演的社会角色、所处的社会关系,明确其赋有那些的权利和应履行何种义务,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德无才、有才无德、无才无德皆非人才。社会主义事业是靠实实在在能做事、善做事的人干出来的,因此大学的另一个任务就是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输送能做事善做事的人。辨是非、明大义,能做事、善做事的人便是人才。人才是德和才得辨证统一。德是人才的灵魂和统率、才是人才的载体。2018年5月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习总书记的这段话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的职责和使命,同时也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指明了方向。
2.大学是传承、创新、发展文化的重要场域
大学是大师云集的地方,大师有着渊博的知识、深邃的思想、丰富的阅历、严谨的治学之道,亦是为人处事的表率,一句话,大师是国家乃至世界优秀文化鲜活的载体;大学也是20岁左右的青年聚集的场域,青年人思想活跃,敏感于未知的知识,执著于探索人类新兴领域,急需知识的积累,和人生方向的指引。如果说青年是干燥的海绵,大学中的大师是则是源源不绝的溪流。青年学生围绕在大师的周围,源源不断地吸收着知识的营养液,接受人生阅历丰富的大师们对其人生道路和方向的指引。其实,前人的知识和经验只是是文化的一种,更为重要的是大学中的学者们还通过自己的学习、实践、总结,继续丰富和发展文化,大师们将自己毕生所学,传授给青年大学生,大学生们在学习前人经验,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思考、总结,凝结为新的知识、思想成果,完成文化的传承和再生产过程,如此,不断循环往复,知识、思想文化的财富越积越多。确实,大学是文化创新、发展重要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