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要在短时间内熟知其每一分支、每一领域的全部内容和内涵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可以从文化蕴涵的核心价值观和思想精髓入手,弄清其发展演进的脉络,找出其与当今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功能。
1.文化自信具有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功能
中国人民自古注重国家利益,将国家利、民族利益摆在首要位置。历史上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以部族集体的利益为重的深明大义之典范。我国早期社会实行禅让制而非世袭制,选举贤能来主持部落事务,可谓公私分明,以公为大、南宋岳飞精忠报国,死而后已、清朝林则徐虎门销烟,受到非难时提笔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千古名句。推公至上的传统,融在中华民族的血脉里,从古至今,从未断绝,薪火相传。我国两弹一星功勋卓著的科学家钱学森,有着优渥的资源和大好的发展前途,依然决定放弃一切,立刻回到祖国,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抛头颅撒热血的英雄事迹枚不胜举,夏明翰,方志敏,刘胡兰、秋瑾……。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任务的大学要做的就是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来涵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培育其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
2.文化自信是开拓创新精神的支柱
求变、求新是我国历史的一大显著特征。《周易》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之一就体现在通过变革以求发展的精神上。纵观历史,通过改革创新强盛国家的事例比比皆是:战国时期,使秦国逐渐变为强国的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隋文帝和隋炀帝开创了中国沿用千年的考试选拔人才制度科举制度、宋代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王安石变法等。可以说,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就是一部改革创新的历史。新中国成了以后,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我国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国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习近平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惟有创新者进、强、胜,呼唤新时代弄潮儿的当代大学生要将创新内化为自己的意识、增强创新谋发展的本领和担当。历史启发我们要增强中华文化自信,将求新求变的精神融入骨髓和血脉中。
3.用文化自信涵养担当精神
中华民族的血液里流淌着一种成分,叫做担当。担当是指为了实现国家、民族、集体的利益,自觉承担更多责任,尤其是在困难面前主动请缨,舍我其谁的勇气。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蕴涵着博大精深的担当思想。孔子主张“当仁不让”、孟子说:“如欲治平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君子志在担当,忧乐天下是儒家的“道统”,薪火相传,绵延不断。南宋末年,蒙古兵兵临城下,文天祥变卖家产,在家乡组织义军三万,有人劝他,说宋王朝都无计可施,你这三万人又有何用,文天祥说:“我虽力单,也该尽力!民族英雄用行动诠释何为担当和使命。革命战争年代,无数的革命先烈用身体挡子弹、炸碉堡,用牺牲自己换取民族大义,体现担当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立足岗位担当奉献的楷模和事迹举不胜举:焦裕禄忘我的工作精神,带病坚持岗位直至牺牲自己的生命、铁人王进喜等,这些英雄人物及其事迹无不体现中华民族的本色—担当,它们融在民族的血脉中,具有强大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