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的形成尤其内在逻辑,文化认知来源于文化知识的习得和文化氛围的营造;文化认同来源于认知和交流和体会;文化自信根植于文化主体意识的树立和知行合一境界。
1.整合显性和隐性文化教育资源,发挥1+1大于2的优势
文化自信教育要想取得较好的效果必须采取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文化自信的显性教育资源,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学校为培养、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而开设的历史、文化类,哲学社科类的课程上。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课堂学习心得,启发学生领悟中国文化所蕴含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理想等。讲党史、国情使学生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文化规定性等。文化的对人的影响多半是通过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的,因此隐性教育要与显性教育相互配合,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自信的培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说到隐性教育,最好的形式莫过开展富丰多彩的社团文化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感受美,树立正确的审美情趣;体验真,思考生命的意义;锻炼能,增强自信和活力。除此之外,社会实践也是文化自信培养的隐性途径。还有校训、校风对营造积极向上、尚善的心理氛围由非常大的作用;校舍内部结构和布置都应有文化内涵,他们的设计在充分考虑文化传统、伦理观念的同时还要不失时尚要素,让身在其中的师生员工获得美感、深受文化浸润、领悟时代精神。
2.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增强学生的文化辨别力和包容力
社会思潮的多元、全球化的开放环境,给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机遇体现在一方面我们可以将中国的发展成就、良好的形象、价值观、思想理念等展示的世人的面前,获得和世界进行平等交流的机会;大学生在开放环境下,可以开阔视野、接触到多样文化。同时,带来的挑战是学生进入了一个信息多样、文化多元“万花筒”世界。“万花筒”的视觉效果是通过几个镜面组合而形成的错觉,因此从万花筒中看到的“美景”大多是虚幻的,并不代表真实情形。因此,大学要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就要打破“万花筒”形成的幻觉,将“万花筒”中的文化元素抽离出来,理性的看待它们,增强学生的文化辨别力;另外,大学还要为大学生搭建文化交流的平台,使同学有机会在真实的场景中体验不同文化的优长、短缺,不盲目崇拜别国文化,树立文化没有好、坏,各有特点的科学态度,在文化交流中善于吸收人类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它们进行适合我国国情的转化和改造,丰富我们自身的文化内涵。只有不断增强大学生在文化交流中的包容力,提高发展、创新文化的能力,才能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3.知行合一,增强教与学的双重文化主体意识
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的知行合一,是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高校在大学生在文化自信培育上,要遵循知行合一的思想,既要使学生明白文化自信的内涵,深刻理解文化自信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兴盛,事关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更要鼓励和促进大学生投身于文化发展、创新的实践中,切实提高文化自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首先,从党委书记、校长、院系、部门中层干部到一线教职员工都要统一思想认识,将文化自信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中,把提高学生文化创新意识和提高创新能力作为人才培育目标重中之重。重视用新的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用新知识、新方法提高学生文化创新的本领,唤醒学生创新、创造的意识。教师是学生接触最频繁的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教师要着力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和素养。不仅教育者要尊重大学生的文化主体地位,大学生自身也要认识到自己在文化自信培育实践中的重要作用,要发挥教与学的双主体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