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年学习差异显著
在与祖辈进行访谈与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不同年龄阶段、文化程度的老年人在学习育孙知识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
一方面,年龄对老年学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习愿望、学习能力与学习内容上。首先,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具有不同程度的学习愿望。一个人进入成年后期后,可分为准老年期(55~60岁)、低龄老年期(60~70岁)、中龄老年期(70~80岁)、高龄老年期(80岁以上)。总体而言,年龄越大学习愿望越小。处于准老年期的祖辈具有最为强烈的学习愿望,表示自己深感育孙能力不足,需要全方位地学习育孙知识。在访谈与交流的过程中,这一类的祖辈认为需要学习更多的育孙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从而更好地了解孙辈的成长,方便与孙辈的交流。而处于中、高龄老年期的祖辈则表示出最为微弱的学习愿望。有的祖辈则直接表示:“这是父母应该做的事情,我们就是帮他们带带孩子,做做饭,不需要学习的。”当然,年龄造成的学习愿望程度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与不同年龄阶段祖辈的身体状况相关。身体状况良好的祖辈拥有更多精力投入到与孙辈的相处中去;其次,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具备不同层次的学习能力。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老年人流体智力呈缓慢下降的趋势,这也使得老年人的学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下降。我们发现不少处于中、高老龄期的祖辈认为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太辛苦了”。“现在很多学习的东西都是在微信上发布的,我们手机又用得不是很好,所以学习起来是比较吃力的。”一位祖辈在讨论时提到。然而,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晶体智力是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的,这也为祖辈学习育孙知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因此,课程开发应当充分考虑祖辈的学习特点,开发出适合祖辈学习、能够让祖辈轻松学习的课程;最后,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对于学习内容也有着不同的偏好,这很大程度上与他们在带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相关。就育孙知识体系而言,我们发现处于准老年期、低龄老年期的祖辈,对于“自理能力”“兴趣培养”主题最为感兴趣,而处于中、高龄老年期的祖辈则对“有效沟通”表现出偏好。而“饮食习惯”则是处于各年龄段的祖辈均非常关注的主题。
另一方面,文化程度对老年学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习理念、学习能力上。文化程度不同的祖辈就育孙知识的学习有着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我们年纪都这么大了,就是和宝贝们玩玩,教育不教育的,那是他们父母的事情。我们最多帮他们接送一下孩子,不需要去教室里学习的。”另一种观点认为:“我们是非常愿意学习的,特别是现在社会发展得那么快,我们需要去接触外面的世界。我希望能有人来跟我们讲解科学育孙知识。手机上电视上其实都可以学习到一点知识,就是还不够。”通过总结分析可以发现,前一种观点将学习理解成了狭义的在教室里上课,在多次跟持有这一类观点的祖辈解释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之后,他们还是觉得“学习就应该规规矩矩的在教室里上课,其他都是不行的。”这也充分地体现了老年人的认知结构对他们思维方式的影响之深。而持有后一种观点的祖辈们则表示非常喜欢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希望跟紧时代的步伐。只是现有的学习资源相对较少,这也影响了祖辈的学习效率。学习理念的根基影响着祖辈们对于学习科学育孙知识的理解,总体而言,文化程度较高的祖辈更为愿意学习科学育孙知识。除此之外,文化程度更加直接地影响着老年人的学习能力。所处年代的特殊性使得一些祖辈在年轻时接受了较少的教育,甚至有些祖辈在识字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基本阅读能力的欠缺必然会影响着后续科学育孙知识的学习。因此,在课程开发之前,熟悉了解祖辈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