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高校美育与服务社会的关系
 
更新日期:2020-09-04   来源:   浏览次数:25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广东省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文化艺术在惠民方面一直走在前列,无论是政策落实还是实际取得的绩效,近年来在全国都具有表率作用。从十九大以

 
   广东省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文化艺术在惠民方面一直走在前列,无论是政策落实还是实际取得的绩效,近年来在全国都具有表率作用。从十九大以来,广东省内如广州、深圳、东莞、珠海和佛山等市区的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剧院、音乐厅等以及省文化厅和各市的文化公众服务网站,都在不同程度地发挥着各自的资源优势和服务功能,为市民提供最大化的文化艺术惠民服务。20世纪70年代由英国发起并在美国及欧洲各国广泛盛行的“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不再是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唯一提供者,而是公共事务的促进者和管理者。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开始转变政府角色,美国公共行政学者珍妮特.丹哈特和罗伯特.丹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随之而生,认为服务是政府的主要职能,不是“掌舵”。因此,就广东省而言,是根据我国的自身的国情和广东文化经济自身的特点,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上既服务又是“掌舵”,这对于广东文化强省的建设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以广东省普通高校为例,其大学的招生录取与人数、校级领导人的人事任免、学科建设与学位授予及教学审核评估等等,都是在政府部门的统筹监管下,为各高校“掌舵”,保驾护航,但又为各高校在重大项目,人才培养和调配,校舍场地与设施等方面给予了协调和服务性的大力扶持,使各高校快速稳步发展。
  作为一个文化大省、文化强省,高校是文化艺术传承推广的重要载体,高校庞大的青年学生是最具时代气息的社会文化艺术传播和推广的“种子”,应高度重视并给予关注。2018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约有57.14万人,比2017年增加了1.15万人,虽然有充足的人才资源、设备资源和信息资源体系,但由于管理机制、服务意识、协调补偿机制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各高校图书馆、美术馆和音乐厅等并未满足这一群体的文化艺术需求,高校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方面还是持谨慎态度,在社会服务面难以普及推广,学生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的设程度普遍较低。大学文化艺术服务于社会的外延并未得到充分的体现,且仅仅局限于大学内部的或狭义的存在,其广义的显性功能并未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大学改变社会,而不是社会改变大学。作为我国的大学教育中的公共艺术审美教育,在社会发展服务中本应该发挥其引领作用,但由于当前各高校自身发展的层次和内部原因,难以做到通过提高大学生普遍的审美教育来提高和改变市民或影响社会美育的快速推进,而是在国家教育部门和各省教育厅,以及相关文件或规章制度等形式的硬性约束或鞭策下,各高校才去实施美育教育。如此,政府无论是“掌舵”还是“服务”,对高校美育教育而言并非起到有效的作用,高校无论作为文化艺术阵地或作为高校美育服务社会而言,在这方面有失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大学改变社会,似乎在高校美育范畴内并未有明显的体现。尽管社会各文化艺术机构的各类艺术展演等对高校学生“敞开胸怀”,免费开放,提供了审美教育的场所和资源,但高校自身“造血”功能不强,个别高校美育意识淡薄,流于形式,对社会资源并未充分利用,致使高校美育服务社会,“改变”社会大众审美与精神文明建设受阻以致远远滞后于发达国家。
广东省是一个文化大省,并在努力建成为一个文化强省。作为文化艺术的主要和关键阵营,高校在公共文化艺术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加强和投入不容忽视。从目前实际考察研究来看,省内各个高校公共审美教育和文化服务社会建设研究与其他领域研究比较,相对参与研究的力量薄弱,师资紧缺,重视程度不够,课程开设不完善等,长期以来,大多高校公共审美教育课程和公共艺术课程在高校选修课程中一直处于弱势和被动的状态,学校各类文艺社团不能有效开展校内外活动,参与社会文化艺术活动甚微。据调查走访,大多数高校的艺术社团活动都停留在本校内,无论作品的数量还是高质量的优秀作品,均不能为社会和市民提供有效的服务,学校也无相关的外联部门出面与社会相关单位和社区等建立有效的双边互赢的项目链,就学校内部而言,有的学校认为投资艺术社团耗资大,见效慢,而艺术审美课程在非专业学生和班级中可开可不开,有的学校虽开设了艺术公选课程,但千篇一律,内容陈旧,没有特色,效果并不明显,严重制约了青年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提高和艺术素养的培养,更是制约了全省社会文化艺术的发展,高校这一庞大的青年群体的文化艺术审美素养和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当今社会的大众的整体审美的水平服务社会民众的期望,也会阻碍全省的公共文化艺术服务体系建设朝更快更有效的方面发展,更不利于增强全民文化自信。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高校美育与服务社会的关系

下一篇: 高校美育与服务社会的关系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