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业素养重视不够
职业素养是高职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对于学生实习就业、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职业素养的培育应该贯穿于整个学制的全过程,并且依据学生在校学习或是赴企业顶岗实习的不同阶段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然而,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尚未形成对于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高度重视,更多偏重于学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未在大一、大二阶段开设相关职业素养课程,或将课程放在大三学生顶岗实习前进行,学时设置较短。部分从事专业课讲授的一线教师人员对于本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不够了解,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教学方法相对陈旧
高职学生相比于本科生而言,理论功底相对薄弱,知识水平层次偏低,大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教师适当改变单纯理论讲授的传统教学方式,要根据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不断探索易于他们接受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新创造活力,在讲解专业知识,练就专业技能的同时,有意识的渗透职业素养的各方面知识,促使学生在掌握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的同时,增强对于自身专业的认知,了解不同专业的发展前景,职业道路选择,不同职业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在正确分析自我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
(三)职业规划尚不明晰
职业规划是学生依据所学专业,结合个人性格、优势劣势、职业兴趣等各方面实际情况,对于职业生涯乃至人生发展方向所进行的持续性、系统性的规划过程,包括职业定位、职业目标及职业方向。高职学生由于自我分析能力弱、专业认识不足、社会经验欠缺等因素,往往缺少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或是在进行职业规划时单从某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出发,只考虑个人兴趣,忽略个人能力,只考虑短期发展,忽视长远规划等等,对于个人职业能力,职业发展方向等关键因素缺乏明确的认识,系统地分析,导致在就业时问题重重,矛盾重重。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大部分高职学生缺乏职业素养,或是对于职业素养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未能客观全面分析自我,主动去了解不同专业对应的行业发展现状与市场需求,必然难以形成正确科学的职业规划。
(四)缺乏合作意识与吃苦精神
团结协作意识和吃苦精神是每个人职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目前来看,这也是高职学生最为缺乏的基本素质。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整体质量下降,加之独生子女居多,生活条件相对优越,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具备自主学习意识、团结协作意识与吃苦耐劳精神。集中表现在学生求职时普遍排斥操作生产线上的工作岗位,难以接受两班倒的工作模式,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不满意工作岗位,无法适应工作时间,环境适应能力差,工作转换能力不足等因素频繁更换工作,这无疑不利于个人能力的锻炼提升和较好的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