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追风筝的人》:不完美的波斯英雄
 
更新日期:2020-09-11   来源:   浏览次数:40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胡塞尼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对我影响最大的一部文学作品是波斯文学的伟大史诗《列王纪》包含了文学的一切基本主题:背叛、罪恶、贪婪以及荣耀等。我深

 
 胡塞尼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对我影响最大的一部文学作品是波斯文学的伟大史诗《列王纪》……包含了文学的一切基本主题:背叛、罪恶、贪婪以及荣耀等。我深深的被这些故事感动,特别是罗斯坦和索拉博的故事,我将这个父子的故事移植到了《追风筝的人》中。”缘由于此,《列王纪》贯穿《追风筝的人》始终,整个故事以背叛、罪恶、救赎、成长为主线,以阿米尔历尽困苦,成功救出并收养了哈桑的遗孤索拉博,最终成为罗斯坦式的波斯英雄为结尾。作者在为主要人物取名时就暗示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主人公阿米尔意为“国王”,符合《列王纪》中英雄人物的设定;哈桑的儿子直接借用了《列王纪》中的“索拉博”。作者以“索拉博”为参照物,阿米尔-索拉博父子关系的形成对应了《列王纪》中罗斯坦-索拉博父子关系,暗示阿米尔成长为罗斯坦式英雄。
尽管如此,《追风筝的人》中出现的英雄人物都不尽完美。爸爸是小说中最接近完美的英雄人物。伊朗学者穆罕默德·阿里·伊斯拉米·纳杜申对罗斯坦的英雄品质总结归纳出以下九点特征:力大无穷,武艺超群,笃信神灵,足智多谋,酒量惊人,能言善辩,效忠帝王,宽厚大量和天下无敌 。小说中爸爸的形象似乎完美契合罗斯坦式英雄形象:他身材高大,“身高近两米”,每次出席宴会都把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他是著名商人,慷慨大方,他修建孤儿院,资助穷人;他声名显著,曾赢得过风筝比赛冠军;他有强烈正义感,嫉恶如仇,能为不认识的妇女在苏军枪口下挺身而出。他还说:“世间只有一种罪行,那就是盗窃……当你说谎,你剥夺了某人得知真相的权利。”然而,爸爸一直隐瞒哈桑是其私生子的事实,哈桑离开也没有挽留,至死都没有说出这个秘密。他为了名声和荣誉抛弃了诚实坦荡的品质。
没有被承认的私生子哈桑继承了爸爸的英雄品质,他身上也展现出了罗斯坦式的英雄品质。他是勇往直前的勇士,总是挺身而出,将欺负阿米尔的邻居小孩挡回去;他具有卓越才能,总能判断出风筝的落点;他有着强烈的使命感,不惜牺牲自己,也要忠诚守卫阿米尔;他诚实可靠,在阿米尔离开阿富汗后,自愿看守主人的房子,直至被塔利班枪杀。但是,哈桑也是一位不完美的罗斯坦英雄。他为了保护阿米尔,违心承认阿米尔的栽赃,和爸爸一样有不诚实的缺陷;再者,他只是“哈扎拉文盲”,并不具备传统波斯英雄的血统、声名和威望。实际上,哈桑心里一直住着英雄罗斯坦。他最喜欢的书是《列王纪》,长大后为儿子取名索拉博,从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罗斯坦-索拉博英雄父子关系。
但英雄品质的缺失并不意味着无法成为英雄。主人公阿米尔从小胆小懦弱,遇到阿塞夫等人的欺负,总是哈桑为其出头,甚至对哈桑的牺牲也选择了沉默,并不具备爸爸身上的英雄品质。小说的后半部情节发展是阿米尔的自我救赎,同是也是一个当代罗斯坦之路。阿米尔最终选择了“再次成为好人”之路,拾起了哈桑身上的勇敢,深入塔利班控制的喀布尔,面对儿时的宿敌阿塞夫,救出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完成了自我的救赎。小说最后,阿米尔领养了索拉博,完成了和哈桑英雄品质的“合并”,和索拉博形成了父子关系。作者也借用索拉博这一名字,暗示了阿米尔的罗斯坦式波斯英雄成长之路。
作者同时也通过主人公阿米尔的自我救赎经历向世人表明,像阿米尔一样沉默的人,通过自我的不懈努力,仍然可以成为罗斯坦式的英雄,寓意阿富汗重建的希望。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追风筝的人》:不完美的波斯英雄

下一篇: 《追风筝的人》:不完美的波斯英雄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