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浅谈关于在线课堂高效教学策略
 
更新日期:2020-09-16   来源:   浏览次数:11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对于各位一线老师兼新晋十八线主播来说,不怕自己的神仙操作刷爆微博,成为网友们的笑点,最怕莫过于耗费了大量时间精力,辛辛苦苦上了课,学生们却一

 
 对于各位一线老师兼新晋十八线主播来说,不怕自己的神仙操作刷爆微博,成为网友们的笑点,最怕莫过于耗费了大量时间精力,辛辛苦苦上了课,学生们却一直在云里雾里不知所措,教学效果奇差,一片苦心付流水。那么,如何提升在线课堂教学效率呢?
线上直播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之间有差异也有相似,线下教学的大部分经验可以迁移到线上,明确每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评价,并进行有效组织,实现教学效果。但是,线上直播教学不能完全按照线下课堂教学一样来开展,教师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设计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评价上,创新线上学习分享,学习合作,学习反馈等新方式。
(一)课前准备
1.教师提前熟悉在线课堂。目前,各省市教育部门都已经组织教师在线开展专项培训,教师需要提前了解在线课堂平台的课程架构、提前观看平台提供的授课视频,熟悉工具与使用方法,并且从学生视角体验学习活动。同时,学习如何运用网络实施因材施教,增强师生交互的方法方式,提前熟悉一些在学科资源、师生互动、学生管理和学业评价方面具有特色的优质平台及软件。
2.整理好环境。直播的时候要注意环境布置合理,无其他干扰教学的因素,确保场景光线充足,教师衣冠整洁,可以适度开启平台的美颜功能,营造学习的正式感与仪式感。要让同学们快速进入直播学习状态,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培训,保持注意力集中,做好学习准备。同时,培养教师的镜头感,在上课的时候需要有种透过屏幕和学生交流的感觉。
3.检查网络条件。尽量将手机或电脑用网线直连网络,如果只能WIFT请尽量靠近路由器,保证上课网络顺畅。如果没听到声音或视频卡顿,请调大音量,或退出教室,重新进入。教师直播教学中要关闭无关的网站和软件,避免因为各类平台弹出不健康或毫无关系的图片、声音、视频等影响教学,造成教学事故,带来不良影响。如果用智能手机进行直播,要设置勿扰模式,防止因为外来电话直接中断直播。
4.检查仪容仪表。保证自己以一个干净、整洁、自信、好看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但也不要为了美观把美颜开到最高。尽量穿纯色衣服,会显得端庄大方。另外,因为摄像机镜头关系,衣服上如果细条或粗格子的,屏幕上会有闪烁效果,所以尽量要少穿。
5.准备预习PPT。提前10分钟上线,做个预习或小游戏,让学生们做好上课准备。
(二)课堂高效教学
在线课堂,师生互不相见,如何才能“保证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呢?核心教育教学理念是“以学习成效为中心”,充分利用智慧教学资源和工具,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交互式环节。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凝聚学生思绪,做到“实质等效”。
1.应用目标管理法。由于在线教学老师们收到的反馈要比在正式的课堂上反馈途径少很多,所以老师一开始就以PPT的方式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而且这个目标在课程结束的时候,学生能够自我检查是否实现。以电商专业《商品拍摄与图片处理》一课为例:“同学们,我们这节课要解决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商品的类别有哪些?第二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摄影棚有哪些摄影设备和器材?第三个问题,我们要掌握纯色背景下吸光体的拍摄方法和技巧。”教学目标一开始就告知学生,他们就能自行掌握课程的教学进程,而且在课程结束的时候再把这个目标贴出来,让学生自查是否完成目标,完成了1个目标学生就在留言区回复1,如果三个都完成了回复3。这样学生就对这节课到底获得了什么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老师也能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这是提升网课课堂效率非常有效的策略。
2.课程颗粒度需更碎。相比线下教学,线上授课教学方式单调,师生之间缺少情感交流,也降低了教师的吸引力。一节课40或45分钟时间,如此长时间,学生们明显无法自始自终保持注意力,教师也无法达到原有的授课质量。因此,建议课时分段来授课,每10-15分钟一段,每段结束设置题目让学生回答。因为学生大多是在手机或平板上收看直播,回复信息比较麻烦,所以题目设置需要回复简单快捷,如选择题、填空题等,这样学生就能快速地回复答案,这也是提升网课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
3.保持学生注意力。在线课堂师生互不见面,平时课堂中那双监督学生认真听课的教师的眼睛已经被网络屏幕拦住所有功力。学生是否听课认真,注意力是否集中似乎要全凭个人自觉了,有没有好方法能够紧紧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呢?经过教师实践,以下几个技巧还是切实可行的。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浅谈关于在线课堂高效教学策略

下一篇: 浅谈关于在线课堂高效教学策略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