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尤其是艺术类院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更加开放,价值观念新潮,对于生活的思考、选择、求索不断变化,他们对于政治行为的需求更加直接,对于成功的渴望更加强烈。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以人为本,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强化意识形态教育,把好“质量关”
始终坚持把强化意识形态教育放在发展工作的首位,抓住“源头”,把好“质量关”,主要作法就是做好前期教育工作,健全意识形态教育管理机制,即把好“教育关”。
利用丰富的党内生活强化教育,积极分子可以列席旁听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听取党组织的文件精神、党员的思想汇报、听取大家开展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等,也可以参加一些纪念活动,参观革命遗址,观看一些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和宣传片,学习一些先进党员的优秀事迹,参加到一些关于现实热点的讨论中去。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意识,坚定其政治态度。重视并不断加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题中之义,是扎实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现实需要,必须把好这个“质量关”。
(二)健全党员考评机制,加强“考核关”
为了更加准确、全面的对艺术类院校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考评,构建合理有效的入党积极分子考评体系,加强“考核关”,不断提高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合理化和科学化水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坚持团组织的“推优”制度。“推优”是党赋予共青团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新时期,充分发挥“推优”工作效能才能为党组织不断输送新鲜血液。考虑推优对象本身的实际情况,坚持以生为本,创新推优方法,既重视培养过程,也重视培养结果。组织团员青年参加党章学习小组,在充分认识党章的基本内容和党的光辉历史前提下,强化党的意识教育,激发广大青年学生自觉向党组织靠拢的政治热情。
第二,建立“双重”考察纪实制度。积极分子确定后,党支部对每个积极分子及时确定1-2名联系人,把具体任务落实到每个党员身上,统一工作要求,规范培养程序。以班级为单位的团支部亦可以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考察,形成对党支部的有益补充。入党积极分子也应及时向党组织、团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和学习等情况,党组织、团组织可通过其思想汇报和与其个别谈心谈话,了解其入党信念、动机、对党的认识及对待入党的态度和决心等[3]。“双重”考察能够最大程度的规范学生行为,成为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第三,实行科学动态管理制度。党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和考察的情况,应当定期进行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使培养、教育和考察的各项措施和制度落到实处。因此,党组织应定期对入党积极分子队伍进行动态管理,对已丧失入党信念,经长期教育仍不见效的不再将其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同时,也要不断吸收新涌现出来的入党积极分子,努力提高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质量[4]。
第四,严格考察制度。在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过程中,要全面科学地做好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工作。(1)在政治立场方面,是否思想行动正派、道德品质优良,是否能够以身作则;(2)在专业学习方面,是否能够积极投身学习,配合老师完成教学实验任务,刻苦勤奋;(3)在集体荣誉方面,是否能热爱集体、团结同学、是非分明、处处做表率,在国家利益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时,是否能够挺身而出,英勇斗争等。
(三)落实民主评议机制,畅通“出口关”
民主评议制度是党支部一项基本工作制度,积极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是促进党员教育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办法。我们在做好艺术类院校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管理的时候,同样要严格落实民主评议机制,在具体实施上可以从以下几点做出创新:
第一,采取全方位、多角度的考评方式。学院党委、学生党支部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考评具体情况落实程度。另外,教师、辅导员、学生党员形成横向考核体系,改变以往考察不连续、不全面的状态,做到综合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现实表现。
第二,结合艺术类院校的学生具体培养情况进行多角度的考评,包括思想动态、学习成绩、群众基础、创新能力、学生干部工作实绩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在不同时期、不同环节进行多次考评,并督促其根据反馈的缺点与不足及时作出调整,考核优秀可列为重点发展对象。
第三,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和考察登记制度。党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和考察的情况,作为衡量入党积极分子是否具备党员条件的重要依据。对于理想信念缺乏、价值观缺失的积极分子应及时教育,对经教育后毫无起色的积极分子应及时清除出党员发展队伍,永远保持党员发展队伍的的先进性与纯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