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畅销书同质化严重
在国民消费需求变化的大环境下,畅销书需求侧市场的缺口没有得到弥补,并且不同社会阶层的阅读鸿沟逐渐扩大、需求更加多样化,导致各个阶层的阅读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畅销书出版同样如此,大量同质化内容的图书常年“霸占”畅销书榜单,跟风出版泛滥,畅销书出版在注重“内容为王”的前提下忽略了读者和市场需求。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近些年来火爆一时的日历书,自2009年由故宫出版社首次推出《故宫日历》以来,日历书依靠其独特的形式和精美的装帧深受读者欢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一时间众多出版社便纷纷效仿,搭乘《故宫日历》火爆的顺风车,接连推出设计、装帧、用纸相似的日历书,有的甚至出现抄袭内容的现象。同质化泛滥给畅销书出版市场造成的负面影响却是无法消除的,不仅如此,其销量不断攀升的光辉无法遮盖住需求侧市场的缺口的阴影,其有限的阅读价值无法满足不同阶层的文化群体,大量的重复出版无法满足读者精神文化需求,并且造成资源浪费,成为畅销书出版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二)有效供给不足,畅销书新书带动力弱
1. 有效供给不足
我国文化产业的产品和服务结构不合理、形式陈旧单一,这就导致了文化产业在面临市场缺口的背景下,始终无法提供有效供给,弥补市场缺口,迎合国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
2. 畅销书新书带动力弱
畅销书出版的有效供给问题突出,由于新书的原创能力不足,缺乏优秀的创意,难以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同。根据北京开卷发布的数据,2019上半年整体图书零售市场新书品种数为9.09万种,但新书码洋贡献近年来不断下降,新书册数也在减少,新书带动力弱。新书码洋贡献率自从2008年开始跌到30%以下,近年来不断下降,在2018年这一数值已经降为17%。反观老书的码洋比重不断上升,很多畅销书甚至是那些成为公版的常销书。同时,进入畅销书榜单前10名的新书减少,2018年虚构类畅销书榜单中没有新书进入前10名,非虚构类畅销书榜单中只有2本进入前10名,少儿类畅销书榜单中只有1本进入前10名。当年进入畅销书榜单前10名的仅有3本图书,而这三本图书有的是主题出版类图书,有的是因为已经被市场接受和认可的畅销作者或畅销系列的图书。严格意义上说,当年出版的新书只有一本主题出版类的图书属于进入畅销书榜单前10名的“新书”。由此,新书带动力弱反映出供给侧有效供给的不足,是畅销书出版发展的另一大制约因素。
(三)低端供给过剩,IP转化乱象丛生
1. 低端供给过剩
随着我国国民日益增长的更高水平的、更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需求,如何提供“高品质供给”和“有效供给”是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难题。当前,文化产业的高端供给不足,缺少文化精品。相反,文化产业的低端供给过剩,这已成为制约文化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问题。
2 .IP转化乱象丛生
畅销书低端供给过剩同样造成了IP泛滥,IP转化不充分,转化维度单一,形式单调,链条短等弊端显现,大量劣质IP产品充斥着文化市场。畅销书的IP开发经历了异常火爆的阶段,但行业的不规范导致了IP转化乱象丛生,不仅抢注IP、蹭IP、拷贝IP等现象频发,IP授权凌乱更是屡屡发生,早在2015年,作家天下霸唱就因将自己的两部《鬼吹灯》网络剧改编权授权给影视公司而遭到阅文集团的抗议。
自从《何以笙箫默》《花千骨》等网络文学进行IP改编后的影视作品受到市场认可、获得巨大利润以后,IP这块蛋糕便成为众多影视公司哄抢的目标,纷纷打起畅销书的主意,甚至不惜花费天价购买畅销书的影视改编权。不仅如此,影视公司一窝蜂的抢购导致IP价格疯涨,天价IP的炒作使得IP定价浮夸,由此产生的巨大利益,使得畅销书出版面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是困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