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政治法律 » 正文
构建基于OODA环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理论框架
 
更新日期:2020-09-21   来源:   浏览次数:36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为了更好的研究分析应急响应预案,需要深入剖析应急响应的内在规律。美国空军上校在其军事作战理论中提出了OODA环结构,并将作战过程描述为一个包含侦

 
 为了更好的研究分析应急响应预案,需要深入剖析应急响应的内在规律。美国空军上校在其军事作战理论中提出了OODA环结构,并将作战过程描述为一个包含侦察、定位、决策、打击行动的四个要素的循环。分析突发事件应急响应,考虑应急行动类似于军事作战行动,因此应急响应可归纳为:突发事件的事件监测、突发事件的识别定位、灾害应急的行为决策、应急方案的行动环节,并且这些环节也是随着灾害事件的发展而不断循环。因此可以构建一个基于OODA环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的理论框架。
1. 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指挥控制系统中的OODA环
通过对这次国内疫情的整个态势分析,可以发现针对这次疫情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过程,也可归纳为基于OODA环指控模型,应急过程主要由5个模块组成:
(1)事件监测(Observation):
事件监测环节主要目标是可以对突发事件进行信息监控。该环节的重要功能就是保证对突发事件的各类数据信息进行实时监测,保证对各种突发卫生事件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进而为OODA环后期的定位环节提供真实数据支撑。事件监测环节是整个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的第一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只有快速发现定位相关信息数据,才能保证OODA环模型的快速开启。如在疫情的初期,就应实时监控可能存在的传染源,以便快速定位传播源的实时状态;通过科学合理的风险监测方法,对疫情初期的发展态势进行全面掌控定位,为相关部门提供早期预警,方便各层级应急中心依据监控数据进行科学决策。在重大突发卫生公共事件发生后,各层级应急部门还可以在该环节及时获取到应急方案的执行效果。如果执行方案并没有达到初期预估目标,能够快速准确的获取一手数据并根据数据高效调整并执行新的应急方案。总的来说,事件监测环节不仅能为应急执行方案的实施和调整提供数据支撑,方便科学决策,同时还可以在执行结束相关应急方案后提供评价依据[9]。
(2)识别定位(Orientation)
识别定位环节的主要目标是对事件检测环节收集到的最初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分析。通过对突发卫生公共事件的地点、类型、产生原因及严重程度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从而对突发卫生公共事件进行综合预测和判断。评估该突发卫生事件发展的走向及未来可能性,及早定性该事件类型,为后续的决策环节提供精准问题定位。
只有对本次突发卫生公共事件进行精准识别,才能保证整个OODA环的快速循环。如针对近期疫情,即应在事件检测过程中明确相关数据的准确性,是否存在误报、漏报,进而在定位环节可根据真是可靠数据及早明确疫情的传染性,利用收集到的数据与以往案例库和知识库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完成对疫情的综合归类分析,明确疫情可能的特征信息、传染方式、影响范围、危害程度等[10]。同时还应对该疫情可能造成的后果,比如经济损失、物资消耗、社会影响等各种因素进行快速定位,进而保证在决策环节可以根据已经定位的信息进行科学决策,最大程度的降低疫情不利影响,从而为初期应急方案的快速准确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3)事件决策(Decision)
事件决策环节主要是依据定位问题做出各种科学决策,保证选出合理高效的决策方案。通过对识别定位模块生成的初始应急响应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后,生成最终应急方案,并统一部署实施相应工作。事件决策是整个OODA环节中的核心部分,只有在突发应急事件中进行科学的决策,才能进一步促进OODA环进行正向作用,保障整个应急措施的可行性。
其过程主要是在定位阶段明确问题后,事件决策环节启动应急辅助决策系统,通过检索应急预案资源数据库并和专家组商议,对突发卫生事件进行准确分析,结合本次突发事件的实际情况及时做出调整,对方案进行不断地修正和完善,待最终应急方案形成后,部署任务分配给各部的应急单元。
(4)事件行动(Action)
事件行动模块根据决策方案中的分工要求,协调各救援单元(如公安部门、医疗部门、交通部门等)各司其职地展开处理和救援工作,保证整个应急行动高效有序地执行。通过各职能部门的有效措施,切实对突发卫生公共事件进行干预,保证各职能部门之间可以协同联动,实现各职能部门的执行活动可以信息共享、功能互补、资源整合等,进而形成应急活动的有效实施。同时,在执行相应措施后,应及时把执行后的效果数据进行反馈,重新返回事件监测环节,通过新一轮的数据收集并进行提交,可以为下一轮的决策提供依据,并对整个决策方案的修正提供数据支撑。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构建基于OODA环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理论框架

下一篇: 构建基于OODA环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理论框架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