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理论意义
首先,对体育课“课程思政”的探索和实践有利于推动学科发展。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在体育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关注,是持续发展并不断创新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的内在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导向,对大学体育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现存的棘手问题、内部原因和有效对策进行深入的探究,加快推进高校体育教育学科和思政教育的共同发展和创新。
其次,对体育课“课程思政”的探索和实践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德、智、体辩证统一的关系。在高校教育工作的总体框架中,体育、智育和德育是其素质教育架构的主体要素。其中,体育是教育的基础、载体、本钱;智育是教育的工具、核心、主体;德育是教育的动力、精髓、导向。“课程思政”与体育课的结合,解决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谁培养人”的教育问题。
2 实践意义
体育教学活动必须符合并适应学生个人情感、爱好、兴趣等的发展需要,在此基础上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到学生的认知培养与行为训练中,使学生对体育实践中的困难有正确的认识和健康的心态。这不仅能够培养和加强学生强韧的意志品质,有效克服体育运动领域内存在的现实困难,而且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目标,推动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完成“如何培养人”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