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纪律教育的意蕴
 
更新日期:2020-09-21   来源:   浏览次数:16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纪律是为了保护工作顺利进行和维护集体利益而要求成员必须遵守的法规或规则。在教育中,学校通过纪律教育约束学生的行为。纪律教育(Discipline)一词源

 
 纪律是为了保护工作顺利进行和维护集体利益而要求成员必须遵守的法规或规则。在教育中,学校通过纪律教育约束学生的行为。纪律教育( Discipline) 一词源于“门徒”( Disciple) ,意味着“引导”和“教”。引导是并非强制性教育,而是具有主动意味的教育。
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斯金纳认为幼儿的学习是受外界因素强化的结果,建构主义代表皮亚杰认为幼儿的学习是基于其内在的理解基础之上,幼儿主动探寻的而非受他人控制的过程。基于相关的理论基础,幼儿园纪律教育是指教师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以及年龄特点确定的具有引导性的教育目标,在一日生活中通过教育教学以及常规引导帮助幼儿规范自己的行为,提升幼儿的自控力,从而提升幼儿道德水平的教育过程。
纪律教育应是有价值的内容,传授的对象应是主动、自觉的学习者。纪律教育的内容不应是死板空洞的教条,而是一种发展中的道德判断力。纪律教育的形式不是灌输,而是学习者基于学习和未来发展的需要而主动进行的。相关研究表明纪律教育对于幼儿的自控力、集体凝聚力、责任感有着深远的影响。纪律教育也是教育,它具有教育的所有属性,因此,纪律教育应具备以下几种特性:
(一)教育性和规范性。纪律教育是有教师根据班级幼儿自身的特点制定的教育规范,在具备教育性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规范性。规则是纪律教育的指引,在纪律教育中教师是引导者,引导幼儿自觉遵守规则。教师在幼儿一日生活中进行规范教育,提升幼儿纪律教育的效果,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
(二)长期性与主动性。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学生道德认知的改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纪律教育是在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遵守规则,循序渐进的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的过程。自觉性使得幼儿将外部的行为规则内化成为自生内部的行为目标。因此,培养幼儿的自控力是纪律教育的目标之一,自觉性是保证纪律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三)统一性与创造性。纪律教育与学科教育一样,既没有既定的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自始至终的坚持遵守纪律教育规则是尽快完成纪律教育目标的重中之重,任何扰乱纪律教育的行为都应予以制止。幼儿是生活在多样群体中的个体,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应具备统一性,大家齐心协力,坚持纪律教育的目标,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完成理解、内化、自觉的纪律教育的过程。
(四)评价性与反馈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而言的,没有永远的真理,纪律教育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纪律教育的优劣也需要教育者、家长、幼儿等相关人员的评价,通过评价反思研究以不断完善和优化纪律教育,避免纪律教育的随意性,增加纪律教育的科学性。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纪律教育的意蕴

下一篇: 纪律教育的意蕴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